儒林外史读书笔记300字


今日细读《儒林外史》的第三章,深感其中人物命运之转变令人唏嘘。范进中举后,其身份的显著变化与其先前困顿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令人感到讽刺。

范进的经历与周进颇为相似,二人都将科举考试视作生命中的奋斗目标,历经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直至年岁已高仍旧努力备战。

周进在年过花甲之后仍未取得秀才头衔,后来在省城看到贡院时悲痛得吐血。看到他如此凄凉,几位商人怜悯他,便联手资助他一个监生的身份。此举相当于花钱换取一个的机会。尽管他没有秀才的功名,但拥有了监生的身份,便有资格参与更高层次的考试。

没想到多年来屡试不中的周进终于在乡试中一举中得举人,之后在会试中又中进士,被授予了部署之职。他犹如鲤鱼跃入龙门,仕途一帆风顺,最终成为了一省学政的。

当初周进还是老童生时,处境颇为尴尬,常常遭受他人的嘲笑和讥讽。然而一旦中举后,无论是县里还是乡下的居民都纷纷前来祝贺,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急于攀关系。

当周进成为广东学道后,深知自己在科考路上历经磨难。在审阅考生试卷时格外细心,不愿错过任何真正的才子。他在见到考了多次依旧未能中举的范进时心怀同情,反复审阅范进的试卷,最终发现其文章深藏不露,需要仔细品味才能领略其真谛,遂将范进名列榜首,使范进得以中秀才。

尽管如此,范进家中依然贫穷如洗,居住在破旧的草屋里。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得知他中秀才的消息后,虽带来了猪大肠和酒表示恭贺,但仍不改对范进的轻视态度。

范进不顾老丈人的冷嘲热讽,仍坚持参加乡试。当时家中已是一贫如洗,连老母亲和妻子都饿得奄奄一息。直到喜讯传来,得知自己中了举人,才使得范进高兴得晕了过去。

之后他更是一夕之间富贵双全,家中热闹非凡。曾经对范进不屑一顾的人纷纷转度,大肆恭维和奉承。这种巨大的反差不人感叹世态炎凉。

对于范进来说,科举成功让他从此得以步入仕途的新篇章。与此周围人也都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们不仅羡慕他才华横溢的成就更是钦佩他的毅力与恒心。

时至今日虽然已远离古代科举的岁月但这种现象仍与现实相通只有自己强大和富有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尊重。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追求着成功与成就而那些真正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他人的敬仰与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