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的读音是第几声


“笔触划高天,黄流双道转。左右两口张,字形向内延。横纵任徘徊,长马卧中间。心居字底端,月为旁搭挂,遗留勾搭处,糖点自飘香。”

在众多的汉字中,有一个字堪称“笔画之王”,它的读音为biáng,虽是陕西一带的方言,但在普通话中找不到完全相同的读音。因其笔画繁多,几乎需用口诀来书写。

此字背后隐一个来自咸阳的故事,与一种传统的陕西关中地方小吃“关中麦面”(又称为biangbiang面)紧密相连。

某日,一位身处逆境的秀才,饥肠辘辘地来到一家面馆。他听到店内传来“biang-biang-”的声响,不禁吸引了他进去。只见长条状的面块在白案上排列整齐,师傅熟练地摔打面块并迅速将其投入锅中。一瞬间,秀才被深深吸引。

他兴致勃勃地喊道:“来一碗!”店小二应声而来,顷刻间一碗面被端至他面前。秀才狼吞虎咽地吃着面,直到碗底朝天。当他准备结账时,却发现自己囊中空空如洗。

店小二见状,一脸坏笑地提醒他:“客官,本店小本经营,概不赊账。”秀才无奈地四处摸索身上可能藏有银两的地方,店小二则在一旁暗自观察。

这时,秀才灵机一动,向店小二询问这碗面的名字。得知是“biangbiang面”后,他进一步询问“biang、biang”二字怎么写。由于这碗面的特殊性——其面与面板相击发出“biang、biang”声,但如何书写却无人知晓。秀才抓住机会,提议如果能写出这两个字便以此抵债。

面对这一突况,店家也觉得有趣。秀才开始冥思苦想,他知道在古书中寻不到这两个字。但他转念一想,皇上可以造字赐名,自己何尝不可?于是他决心创造出这两个字。

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这个独特的字:“一点上腾天际间,黄河奔腾随;八字展翼现,言说历史从此出。东西曲折翻山越,南北盘旋跃纸飞;中间马王显威武,心月旁勾挂念归。”一个字中蕴含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

秀才写完后掷笔而去,全堂为之喝彩。此后,“biangbiang面”因这段传奇故事而在关中名震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