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为什么不能尿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小儿肾病专家——蒋小云,最近接触了一个令人忧心的小患者——小宝。今年六岁的他在广州某幼儿园就读,一直以来表现正常的小宝,却在近期出现了不寻常的情况。他的妈妈被老师通知,小宝在幼儿园午睡时出现了连续的尿床现象,甚至在观看动画片时,因紧张情绪导致的尿裤现象更是让母亲感到担忧。这位母亲怀疑孩子可能患上了遗尿症,于是趁着暑假的时间,急忙带小宝前往医院寻求专家的帮助。

那么,小宝是否真的患上了遗尿症呢?蒋小云为我们解答了疑惑。通常,五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一周内尿床超过两次,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就可以被诊断为儿童遗尿症。遗尿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对于原发性遗尿症,多数孩子从小就有尿床的习惯并且延续至五岁以后。而小宝在三岁时就已经不再尿床了,近期突然再次出现的尿床现象更倾向于是继发性遗尿症。这样的病例在临床中并不罕见,大多数情况都是心理因素所致。蒋提到,“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孩子们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压力与焦虑,只能通过一些行为来展现。

蒋进一步解释,大部分孩子在两到三岁时就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排尿行为。如果在四岁以后仍然无法控制,有可能是因为中枢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而当孩子已经能够控制排尿却突然出现尿裤子或尿床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关注其心理因素的可能性。家庭现的一些重大变故、孩子遭受的惊吓或是孩子在幼儿园受到的压力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因为焦虑或紧张而出现尿床现象。

回顾小宝的近期生活,他的妈妈意识到家里确实发生了一些矛盾,夫妻间的争吵也有所增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小宝的日常生活并未受到影响,吃饭、睡觉都正常,每天也表现得很快乐,但实际上他可能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幸运的是,经过妈妈的关注和心理疏导,家里的和睦氛围以及小宝的放松状态逐渐建立起来后,仅仅几天时间小宝的尿床问题便得到了解决。作为父母来说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照顾其身体健康还需要注重心理引导疏通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