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鄙其小器翻译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生于河南信阳光山,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最终被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主编,其人格温良谦恭、刚正不阿,被后世景仰。司马光的著作丰富,包括《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

《训俭示康》是司马光为教导儿子司马康崇尚节俭而写的一篇家训。文章中,司马光以自身为例,讲述了自己年轻时不喜华靡、注重节俭的经历,并引用古人的言行加以赞扬,指出大贤的节俭有其深谋远虑。他通过正反两面的例子,阐述了节俭的重要性,告诫子孙后代要继承和发扬俭朴的家风,避免奢侈腐化的影响。

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社会风俗逐渐趋向奢侈,讲究排场和浪费。他深知这种风气对年轻人的腐蚀作用很大,因此特意撰写了这篇家训。文章说理透辟,有理有据,旨深意远。通过对比和引用古人的言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全文平实自然,明白如话,既具有教育意义,又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对于节俭的美德,司马光本人始终以身作则。他生活简朴,不求奢华,对别人的讥笑不以为然。他认为节俭不仅是个人品行的体现,也是家庭传承的重要价值观。他回忆起天圣年间士大夫普遍尚俭的旧事,感慨近日社会风气愈发奢侈。他还以历史上和本朝有识之士的俭朴美德为例,说明节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