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最后为什么不笑了


《聊斋》中的奇女子婴宁,以她独特的笑声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她犹如狐妖与人类的结晶,拥有着天真烂漫的性格和极强的感染力。蒲松龄独以“我婴宁”称之,可见她对这位角色的偏爱。

清代的点评家何守奇曾这样评价婴宁:“婴宁憨态可掬,一片天真,她的笑声远胜于司花之神。” 确实,婴宁的笑是她最鲜明的特点,也是她吸引众人的魅力所在。

婴宁是人与狐妖的混血儿,自小由鬼母养育,长承山村雨露,天真烂漫,娇憨可爱。她在山野中自由成长,不受人间人情世故和礼教的束缚,保持着璀璨的天性。

某日,王子服偶遇婴宁,她手中拈着梅花,笑容可掬,令他一见倾心。从此,王子服朝思暮想,再不语亦不食。

每当有机会与婴宁重逢,她那无拘无束的笑声总是令人难以忘怀。鬼母曾对王子服说婴宁呆痴如婴儿,但这恰恰体现了她的天真娇憨。

婚后,婴宁依然保持着她的爱笑天性,同时也爱花成痴。每当王母忧怒之时,她总能用一笑化解,深得众人喜爱。在社会的桎梏下,她的自由天性却引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西邻因觊觎婴宁的美色而自食,婴宁设局害死了他,虽然引来了一场官司,但也让她失去了笑声。从此,那个曾经笑声不断的婴宁消失了,成为了纲常的。

令人欣慰的是,女逾年后生下一子,这孩子仿佛继承了婴宁的天性,见人辄笑,自然纯真。我们不禁想象,这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又将如何?不知他是否也能像他的母亲一样,保持那份天真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