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容易烦躁发脾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形。比如繁忙的工作、生活的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等等,都可能让我们感到心烦意乱,甚至是容易发火。这种情绪波动有时会被误解为“躁狂”。那么,情绪波动与躁狂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差异呢?

情绪波动是一种短暂的情绪变化,通常与外部刺激如压力、冲突等因素有关。其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可能只是几个小时或几天。情绪波动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生活功能障碍,虽然可能会让人不舒服,但并不一定会严重干扰工作或社交生活。情绪波动通常不会导致无法控制的行为。相比之下,躁狂则是一种持久的情绪状态,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部分。在躁狂发作期间,个体的情绪、思维和行为会发生剧烈的波动,表现出与常态截然不同的特点。患者可能表现出情绪极度亢奋、精力过剩、判断力受损等症状。这些状态可能会持续数天、数周甚至更长时间。躁狂患者可能无法自我控制情绪,从而做出极端、无法预测的行为。因此躁狂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涉及工作、家庭和社会功能。情绪反应的深层原因在情绪波动中通常与具体的生活事件、压力或环境因素紧密相连,而躁狂则可能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病理表现。

面对情绪波动,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深呼吸、冥想、运动或与朋友交谈等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频繁出现类似躁狂的症状,且这些症状持续时间长或影响到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对于躁狂的治疗,中西物联合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常见的方案。中医注重内调,可以缓解西的不良反应,针对不同的躯体症状灵活制定方,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为一名从事精神科工作多年的医生,我深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所面临的困扰。通过正规、系统的治疗,许多患者都能恢复得很好,正常工作和生活都不是问题。得病是自然现象,我们无法选择不得病或得什么病,但我们可以勇气积极面对,坚持正规治疗,实现临床治愈并非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