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水果为什么那么贵
在日常消费中,水果的价格常常令人感叹不已。拿一百元走进高级超市,精心挑选的几颗草莓或是一个西瓜,就足以让钱包倍感压力,更别提几个猕猴桃和两颗芒果了。面对这样的局面,不禁让人疑惑,水果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这一现象背后所折的,是水果产业复杂而丰富的脉络,与产量、品质、价格逻辑以及品种研发等多个方面紧密相连。
在2021年,国人的水果消费能力十分强劲。据统计,人均消费水果达到了惊人的175千克。换算一下,一年之内,我们差不多能吃完58个西瓜,若只吃苹果,实现“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健康目标也变得轻而易举。的水果种植实力也不容小觑。当年,果农的水果产量高达2.9亿吨,位居世界首位,是印度的三倍,的十倍。全球三分之二的梨、三分之一的柑橘以及五分之三的苹果都产自,水果种植面积之广,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
水果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果产量就已经登顶世界,但那时的水果品种极为单一,苹果和橘子几乎垄断了市场。像葡萄和西瓜这样的水果在当时价格较高,只有特殊场合如去医院探望病人时,人们才会舍得购买。到了冬季,新鲜水果更是难觅踪影,水果罐头成为无奈的替代品。至于蓝莓、榴莲等热带水果,在那个时代几乎鲜为人知。
进入新世纪后,号召调整种植结构以改善农民收入,许多地方积极响应。然而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和技术,初期发展困难重重。以苹果种植为例,本土绵苹果品质不稳定、易腐烂的问题让农户们苦不堪言。幸运的是,农业部从日本引进了红富士苹果品种,这一品种不仅耐储存,而且产量高,为农户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山东烟台率先引进这一品种,凭借苹果产业成功脱贫。陕西则通过猕猴桃产业实现了逆袭。
回顾过往岁月,我们不难发现水果产业的发展与品种改良息息相关。小时候吃水果时遇到的西瓜空心、桃子不甜等问题并非商家故意以次充好,而是因为果农的收入仅与产量挂钩,为了追求产量而忽视品质。然而随着进口水果的涌入和国产水果产业的不断升级,这一现象正在逐步改善。如今国产精品水果在品质上有了显著提升坏果率也大幅下降。
尽管如此水果品质和消费能力都在提升人们仍觉得水果价格高昂那么水果行业是暴利行业吗?以脐橙为例从采摘到售卖环节众多每个环节都有加价最终价格约为收购价的1.5倍。但实际上水果产业链中的从业者赚的都是辛苦钱。果农种植成本高、周期长而最终售价中的利润被多个环节瓜分导致果农难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日常所见的水果并非市场上最贵的最贵的往往是近十几年培育的新品种如香水柠檬、金秋砂糖橘等。这些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成本高需要长时间和大量的投入多数农户难以涉足。相比之下国外引进的水果品种成本较低但并不代表可以永远依赖引进品种自主育种才是长远之计。如今市场上热门的很多水果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如红颜草莓、爱媛果冻橙等但这只是暂时的策略我们需要加强自主研发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统计全世界有果蔬数千种但我国现有的品种仅占不到四分之一且近一半为国外引进品种我国种业发展时间短需要加强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实现自给自足。而去年日本修订种苗法禁止近两千个种苗流出这对我国水果产业虽带来短期内挑战但长期看能够倒逼自主研发、加快技术进步促使水果产业不断提升并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水果产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努力在品种改良、技术更新、物流畅通等方面不断迈进让十四亿从水果中获得更多甜蜜滋味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