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吃多了为什么头晕


织纹螺:一颗螺,致命风险亦相随

夏夜的夜市大排档,香辣炒螺成为了不少人的心头好。这其中有致命的风险潜伏,即食用织纹螺的风险。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品监管研究中心的刘少伟副最近提到了一起事件:宁波的赵因食用织纹螺出现中毒症状,虽经过一系列抢救已无大碍,但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那么,这种看似普通的螺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致命风险呢?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

织纹螺,俗称割香螺、海狮螺等,是沿海常见的螺种之一。其本身并无毒性,但由于摄食有毒藻类而被毒化,尤其在每年的5至9月期间毒性更强。其致命毒素为麻痹性贝类毒素——石房蛤毒素,这种毒素性质稳定,一般的烹饪温度无法。成年人仅食用约10克就可能中毒,摄入过多则可能致命。

误食织纹螺后,毒素会阻断冲动的传导,导致末梢和中枢发生麻痹。中毒症状以消化道和系统为主,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昏睡、呼吸系统麻痹,甚至导亡。这种毒素的潜伏期短,目前无特效可解。

识别织纹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拿起螺来,螺口对着自己时,其螺纹是逆时针旋转的。与可食用的螺类相比,织纹螺壳色彩更为鲜艳,尾部的旋圈数多且紧。在购买或食用时一定要注意辨别。

还有其他三种食物也带有致命风险。首先是未煮熟的福寿螺,它携带多种寄生虫,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其次是河豚鱼,其毒性来自体内的河豚毒素,每年春季毒性最强。最后是圆尾鲎,其各种均有毒,食用后容易引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