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为什么在秋天落叶
秋天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季节,它的到来伴随着叶子的变化。当秋天没有足够的水分、温度和阳光时,树叶会开始掉落。绿叶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并蒸腾水分,使树木在的阳光下得以生存。随着气逐渐降低,秋冬季节的到来,树木开始感受到冬季的讯息。这时,树叶会产生一种激素——脱落酸。当这种激素在叶片中积累并输送到叶柄基部时,会在那里形成一层薄壁细胞,从而导致水分的输送受到阻碍。
随着脱落酸的作用,离层周围逐渐形成断裂面。由于得不到水分的正常补充,叶子会逐渐干枯,断裂面越来越明显。秋风的轻吹,会使叶子纷纷飘落。树木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水分蒸腾和养料消耗,以度过寒冷干燥的冬季。
随着秋季的深入,低温和强光导致叶绿素被,树叶逐渐呈现。树根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减弱,为了有足够的营养抵抗寒冬,树木会在树叶和树枝之间形成“离层”,隔绝了水源,使树叶飘落。不同的树木因其生长环境不同,其落叶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即使在秋风中,有些靠近路灯的树上依然有树叶迎风挺立,这是因为路灯的照射弥补了自然日照缩短带来的影响。
园艺上常用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来延缓花木的早衰和落叶。对于像松树、柏树这样的常绿树木,由于其叶片上有蜡质层保护,且叶面较窄小,所以能够保持常青、经冬不凋。
那么,为什么叶子在落之前会变黄或变红呢?这是因为当秋天来临时,树叶中的叶绿素开始分解,树叶中的养分也会重新分配到树干和树根中,以帮助树木度过阳光稀少的冬季。当树叶失去叶绿素后,原本存在的类胡萝卜素或花青素就会显露出来,这就是一些树木叶子在秋季变黄或变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