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低吟造一个句子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中,诗情画意的描绘被视为一种高妙的艺术。苏轼曾对王维的诗作高度赞扬,称之为“诗中有画”,并提出了“诗画一体”的观点。
宋代诗人文同,不仅以其精湛的诗文名扬四海,且在绘画领域亦有所建树。他擅长将诗与画相互融合,尤其是对自然风景的描绘,为我国的写景文学增添了新的表达手法。
下面这首诗便是文同以诗人和画家的双重身份,观察并体会月夜美景后创作的富有画意的好诗。
《月夜新晴》
文同(宋代)
疏月透高松,影落如画布。
漫步赏其下,久久未入眠。
荷因风怯卷,果坠雨势急。
苦吟无人伴,唯闻络纬啼。
该诗大意如下:月光透过稀疏的松枝洒落下来,在地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我漫步在月光下,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夜深了却依然无法入眠。
小池塘里的荷花似乎害怕风吹,将的叶片卷起;山上的果实因雨势急骤而纷纷坠落。有谁与我相伴吟咏这良辰美景?只有满林的络纬,在不停地鸣叫。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和诗人,更以其精妙的作品赢得了大诗人苏轼的高度赞赏,评论家称之为“绝妙之作”。
首句中,“疏月透高松”这一景象如水墨画般生动形象。月光透过松枝流淌下来,地面上的斑驳树影仿佛是精心绘制的一幅画作。
通过一个“透”字和一个“落”字的运用,诗人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与树影的交错之美。
文同在这首诗中通过美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然景色的深情陶醉。“漫步赏其下,久久未入眠”,足以证明他深深地被这美景所吸引。
“荷因风怯卷”与“果坠雨势急”的描写更加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苦吟无人伴”的寂寞与“唯闻络纬啼”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独赏自然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