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家的画家是谁


明朝(1368年至1644年)乃历史长河中最后一个由所创建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传世十二代,共历十六位皇帝,历经两百七十六年的繁荣与昌盛。

元朝末期,红巾的火焰燃烧起来,朱元璋成为郭子兴麾下的一员。1364年,他以吴王的身份建立西吴。四年后,他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因皇室姓朱,亦称朱明,定都应天府。到了1420年,朱棣将都城迁至顺天府,而应天府则成为陪都。明朝初期经历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及仁宣之治等盛世,清明,国力强盛。明朝堪称继汉唐之后的辉煌时期。

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书法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以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和董其昌四人的成就最为突出。

邢侗(1551年至1612年),字子愿,号知吾。他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济源山主,人们尊称他为来禽夫子。邢侗于明万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太仆寺少卿。他擅长绘画,能写诗文,尤其擅长书法,作品为海内外所珍视。

而董其昌与邢侗并称“南董北邢”,共同展现了明代书法的独特魅力。

张瑞图(1570年至1644年)是明代的和书画家。他的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并赢得了“南张北董”的美誉。

米万钟(活动于1570年至1628年)是陕西安化人,后迁居北京。他是米芾的后代,官至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米万钟热爱奇石,擅长山水、花竹画,其书法行、草俱佳。他与董其昌齐名,合称“南董北米”。

董其昌的作品如《百羽扇赋》等流传千古,为明代书法艺术留下了不朽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