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将法是什么意思
最近一直在学习建议采纳的智慧,从个人的名字、脸型等方面,到更深层次的策略与方法,都在影响着建议能否被有效采纳。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种名为“激将法”的策略。
大家对激将法可能都有所耳闻,它是一种巧妙的语言表达策略,具有蓄意性、间接性和逆期待性的特点。
在向他人提出建议时,激将法能够巧妙地改变目标对象的心理状态或行为,从而使其更愿意采纳我们的建议。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激将法,原本不想加班的小张,却因为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更积极地完成任务。
之所以提及激将法,是因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比如,在2016年的一项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在工作场合中,尤其是面对非常规任务时,领导运用激将法对员工的任务绩效、工作投入以及创造力都有明显的正面影响。
那么,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激将法的运用方式,包括其使用方法、效果以及针对哪些人群更为有效。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将介绍2019年我国一项关于激将影响建议采纳的学术研究。
1. 激将法如何运用?
激将法的运用关键在于如何“激”对方。学术上将激将法分为直接激将和间接激将两种方式。
直接激将是通过直接贬低或否定对方的话语来刺激对方,使其产生心理反差并激发其证明自己的决心。换句话说,就是当对方被认为不行时,我们用激将法激发其挑战自我、证明自己的意愿。
而间接激将则是通过夸奖他人并与对方进行比较,为对方树立榜样,通过上行比较的方式刺激其不服输的心态。简单来说,就是当对方觉得他人比自己优秀时,我们用激将法激发其超越他人的欲望。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两种激将方式,我们来看一个实验情境的例子。
决策情境:
你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顾问。公司有一个棘手的项目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根据经验判断至少需要10天才能完成该项目。但如果你每天加班3-4小时,则可以在一周内完成。然而这个项目的收益并不高。你的项目主管曾提及想让你接管这个项目但你并不想接受。现在主管会找你谈话并决定是否要让你接管这个项目。
非激将的对话是:“我知道这个项目对你来说有挑战性且收益不高但你不愿意接管它。”
直接激将的对话则是:“你不想接管这个项目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吗?这显示了你缺乏上进心。”
间接激将的对话则是:“小李和你同期进公司他正迅速提升他的能力你想抓住这个机会提升自己并迎头赶上他吗?”
从上述例子中你应该能够清楚地了解什么是直接激将、间接激将以及无激将的情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实验结果。
该实验共有172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26岁多平均工作年限为3年多受教育程度广泛其中大部分是本科学历。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直接激将组还是间接激将组其参与者接受项目的意愿均高于非激将组而直接与间接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
2. 激将法为何有效?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为何激将法能够提高他人采纳我们建议的可能性。
在上述实验中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印象管理”这一概念。简单来说印象管理就是人际交往中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在激将法的运用中它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
具体来说激将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够激发决策者的印象管理需求。当建议者使用激将法提出建议时其实是在间接地表达对决策者的期望这激发了决策者证明自己的欲望从而使其改度并付诸行动以证明自己能够达到期望。
3. 哪些人更容易受激将法影响?
最后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哪些人群更容易受到激将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