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200
智取与不义之用
——浅谈《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
背景与关联
在《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事件。它不仅关乎火拼王伦、成为强盗,还与日后的梁山聚义有着深厚的联系。可以说,这一事件是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关键一环。
智取计划的酝酿
赤发鬼刘唐得知梁中书将送十万贯金银珠宝为蔡太师祝寿的消息后,想独吞这笔巨款。但他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得手,于是找到了晁盖。晁盖在了解情况后,决定与刘唐联手,利用智谋劫取这批不义之财。
计划实施与困难
生辰纲作为巨额财富,其保护自然严密无比。作为将门之后、武艺高强,他领导的押运队伍更是配备精良。即便如此,晁盖等人仍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计谋。
他们集结了智多星吴用、石竭村的阮氏三雄等智勇之士,并得到了入云龙公孙胜的协助。在详细了解生辰纲的起运时间和行经路线后,他们开始等待时机,准备一举夺下这批财富。
与后果
吴用等人精心策划,最终在黄泥岗成功劫取了生辰纲。这一切的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问题。
生辰纲是梁中书通过横征暴敛、百姓得来的财物。晁盖等人在誓言之下取得这笔财富,却在私欲驱使下将其分货并吞。这种行为违背了他们的誓言,也了他们真正的面目。
取之有道,用之不义
尽管晁盖等人以智取胜,但他们在财富的使用上却并不正义。他们在面对乡邻时并未施以援手,甚至在危险来临之际也未有所付出。这让他们失去了真正的好汉形象。
晁盖等人虽以智取胜,但他们的行为却不能被称为义举。好汉应具备锄强扶弱、雪中送炭的品质,而晁盖等人显然未能做到。
道德与正义的缺失
施耐庵在小说中指出:“取非其有官皆盗,损彼盈余盗是公。”晁盖等人的行为正是对这一观点的生动诠释。他们虽然智取生辰纲,但最终却用于个人挥霍享用,完全违背了道德和正义。
尽管生辰纲被取之有道,但其使用方式却并不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