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发百中的故事50字


“百发百中”是一个源自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的成语。

此成语用来形容射箭或射击时的高超技巧,即每次都能准确命中目标。它也常被用来比喻在做事时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把握性。在句子中,它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补语使用。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个富有深意的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一位名为苏厉的谋士广为人知。一次,他得知秦国的大将白起即将率军攻打魏国的大梁城。若大梁失守,周王室也将岌岌可危。

苏厉深知白起的军事才能,他决定向周言。他指出白起虽连年征战,屡建战功,但若继续攻打魏国大梁,一旦失利,其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为了劝阻白起出兵,苏厉引用了古人的故事来警示他。他提到楚国有一位名叫养由基的射箭高手,能在距离柳树百步之外,箭无虚发,百发百中。一位过路人的话却让他反思了自己的技艺。

过路人说,虽然养由基射箭技艺高超,但若只注重技艺而忽视休息和调整,终会因疲倦而失误。这会让他的名誉受损。

苏厉以此为喻,对白起说:“你的军事才能无人能及,已屡次立下战功。但若此次攻打大梁不能取胜,你将前功尽弃。我建议你暂且说自己生病了,暂不出兵。”

然而白起并未被劝动,他自信地笑着表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岂会不能取胜?白起最终还是率军出征了。

经过一番激战,白起大败魏军,得到了秦王的嘉奖。那么,“百发百中”究竟是天赋的体现,还是日积月累的练习与熟能生巧的结果呢?或许答案已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