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蛋后期喷水有啥用?别急,这事儿还真有讲究!
在孵蛋后期给鸡蛋喷水确实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它并非简单的“解闷”或“模拟降雨”,而是基于鸡蛋生理变化和孵化环境需求的科学操作,其中蕴含着不少讲究。
首先,随着胚胎发育进入后期,尤其是接近出壳时,蛋内会产生大量水分,形成“尿囊液”。同时,蛋壳表面的气孔会进行呼吸作用,水分也会逐渐蒸发。如果此时环境过于干燥,不仅会导致蛋内水分过度流失,影响胚胎正常发育,还可能使蛋壳膜干燥变脆,增加蛋壳破裂的风险,甚至可能堵塞气孔,导致胚胎缺氧,最终影响孵化率和出雏质量,出现“闷死”、“烧死”或弱雏现象。
适时喷水能够有效调节孵化器内的湿度,保持蛋壳表面和蛋壳膜湿润。湿润的蛋壳膜有助于保持其弹性,减少因干燥收缩而引起的裂纹。同时,适度湿润的环境也有利于蛋内水分的正常蒸发和气体的交换,确保胚胎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并顺利排出代谢废物。
其次,喷水还能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在孵化过程中,蛋表面可能会沾染灰尘、粪便等污物,这些污物可能堵塞气孔或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喷水可以帮助冲刷掉部分污物,保持蛋体相对洁净,降低感染风险。
因此,孵蛋后期喷水的“讲究”主要体现在控制好喷水量、喷水频率和时机。通常要求水温接近室温,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水刺激胚胎,喷水量要轻柔均匀,避免形成水滴或积水,以免造成蛋内水分瞬间过多或蛋体受凉。喷水时间一般选择在翻蛋后或停翻时进行,避开温度最低的时段。
总而言之,孵蛋后期喷水是确保水分平衡、维持孵化环境适宜、预防生理障碍和疾病、提高孵化率和保证雏鸡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