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珍惜为话题的满分作文


珍视“旋律”,弘扬“情调”

作为一位语文教育的引导者,黄老师在此与大家分享一篇引人深思的佳作:珍视“旋律”,弘扬“情调”。

音乐究竟为何物?音乐是孤寂中的慰藉,它排解忧愁;音乐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它温暖人心;音乐如同山间潺潺的清泉,它消解寂寞;音乐又似夜空中璀璨的烟火,点亮梦想。正因为有了音乐,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情感也变得更加高尚灵动。

音乐是动态发展的艺术。中外的音乐交流融合,为音乐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盛唐为例,当时“胡风”盛行,西亚、中亚的音乐传入中原,与中原的音乐相互交融。如《霓裳羽衣曲》就是唐玄宗根据胡乐改编而成,风靡一时。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多元性,更让音乐在大地上流传开来。

琵琶作为胡人的乐器也传入了中原,白居易的《琵琶行》便是对其高超技艺的生动描写,至今仍被传唱。外国音乐的传入也对诗歌音韵的成熟起到了推动作用。近现代,西方音乐的传入在多个方面影响了音乐的发展,如和声、调试、配器等方面都有所借鉴。

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李叔同的《送别》等作品,都融合了外国音乐的激情元素。中族管弦乐也在和声、调式上进行了创新变革。在中外音乐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传统音乐的价值。传统音乐以和谐为本,注重意境,展现出静态的美。这种美与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紧密相连,是的重要工具。

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音乐中的“和”的审美观念符合“互利共赢”、“美美与共”的时代潮流。例如二古朴、笛子的优雅、琵琶的清脆、古琴的悠长,这些都是文化血脉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传统戏曲、民歌、舞蹈音乐、说唱音乐等都是文化的瑰宝,需要我们去传承发展。

在音乐的道路上,我们既要珍惜“味”,也要弘扬“味”。让传统的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让它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感谢大家的聆听,下次再会,愿音乐永远伴随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