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电子课本


《去年的树》电子课本

春天的花儿绽放着生机与活力,那些陶醉于花海之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生命的生动体现呢?

在小区内,杏花的热烈盛开吸引了众多行人驻足。我与孩子一同停下脚步欣赏时,偶然间注意到一位看上去已近五旬的女士也在专注地赏花。她认真地拍摄了几张花朵照片后,勇气,带着些许犹豫和羞涩,轻轻地问我能否帮她拍张照。

我自然乐意效劳,但在相机对准她时,我更为仔细地观察了她的面容——她的左眼周围略显青紫,但依然无法掩盖她内在的光彩。

她身着土的薄羽绒服和常见的蓝色牛仔裤,脚穿一双灰色运动鞋,虽然朴实无华,但浑身透露出一种整洁和精致。从她精心梳洗的模样来看,显然是特地出门赏花。

我欣然帮她拍摄了几张照片,她显得格外欣喜。在随后的闲谈中,我了解到她已经在西安做了十余年的保姆工作。那天,她特意走了三公里的路程,来到小区里欣赏杏花。“我们有一个保姆的微信群。”她分享道,“大家因为工作原因无法远行,就在群里分享附近小区或路边的美景。那天我刚好有空,就过来看看。”

在交流中,她向我展示了她的手机相册。相册里存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朵照片,大多拍摄于附近的马路或小区内。与花的合照却不多。她解释说,由于在西安没有熟识的人,她一个人出门赏花时,不太敢麻烦城市里的人帮她拍照。

她虽然来自陕北,但心怀对花的热爱。虽然未出过远门,但她知晓国内诸多著名的赏花胜地,如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婺源的油菜花田以及南京的鸡鸣寺等。对于西安周边的赏花景点,她更是了如指掌。广仁寺的玉兰、浐河的桃花以及大明宫的粉色花海都是她的心仪之地。

“为了看花,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户县。”她略带不好意思地说,“当时群里有个保姆提到她工作的地方有一棵绿樱。我从未见过的绿樱花让我实在忍不住要去一看究竟。”为了去那里看花,她先是乘坐5号线地铁,再转乘小火车,往返两个多小时。“如果没有地铁,我可能都不会去,因为打车太贵了。”

我问及她照片中的花朵种类时,她有些害羞地笑了笑,表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很多花朵并不认识。“只要花好看、值得一看,”她坦言,“我就想去欣赏,看了就会感到高兴。”在我看来,她对花的热爱似乎更为纯粹和真挚。

她的相册中有一张拍摄于去年6月的合影照片。照片中她推着一个坐轮椅的老人站在开满红花的石榴树下。那片花海奔放热烈,将两人映衬得喜气洋洋。起初我以为这是她的家人,但后来她解释这是她近年来照顾的一位老人。

“我的左眼视力不好,不太适合做育儿嫂。”当我为她感到惋惜时,她却开心地告诉我,“但照顾失能老人的好处是,他们也喜欢看花。我推着他们赏花时,他们高兴我也高兴。”或许正因为我说过“一个爱花的多也是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她似乎受到了鼓舞与我畅聊起花儿来。

她向我描述了家乡陕北的野花美景那些野花或生长在田埂上或盛开在山坳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她也表达了对西安这座城市的喜爱因为这里四季皆有花开让人心情愉悦。当问及她是否喜欢陕北民歌中的山丹丹花时她说她偏爱沙枣花。“沙枣花开时香气四溢远就能闻到那香气”她带着陶醉的口吻描述道。

在随后的交流中我还了解到她也来自农村曾经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的小山村里长大而沙枣树在他们那里也是常见的景象。每逢端午节即便是小孩子也喜欢采摘沙枣花插在花瓶中欣赏那米的小花散发的浓郁香气会飘满整个屋子。

当听到兰州时她兴奋地询问那里的玫瑰是否都长在山上。我告诉她虽然山上也有一些但大多数都种植在农民的庄稼地里每年农历四月到五月是采摘的最佳时期农民们会抢收待开未开的花蕾而收花的人也会陆续进村收购湿花蕾和干花蕾等到家家户户开始晒花时整个村子都会弥漫着花香。

我们的对话持续了很久之后那位女士指了指手上绣着向日葵图案的帆布袋子意犹未尽地告诉我


《去年的树》电子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