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教育》原文


最近重温了《玫瑰的故事》,其中的一幕情节深深触动了我。剧中,方太初对模拟飞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询问价格后发现,体验一次竟然要花费1999元。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虽然玫瑰家境宽裕,这笔钱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她对待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却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玫瑰并没有直接答应全额付款或者拒绝女儿的要求,而是以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对太初说:“我给你出1000元,剩下的钱你需要自己通过劳动去挣。你平时做家务,我不是都会给你一些奖励吗?”听到这话,太初开始抱怨挣的钱太少,但他还是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接受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想要的东西。

这样的对话背后,其实是玫瑰对孩子金钱观念的深刻教育。她要让孩子明白,即便家境再好,也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想法。想要的东西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更有趣的是,后来玫瑰自己想要体验真实的飞行时,毫不犹豫地花了6000元。女儿对此提出了质疑:“为什么给我预算就只有1000元,你自己想坐就舍得花那么多钱?”玫瑰则毫不犹豫地回应:“是我,别啰嗦!”这一瞬间,我恍然大悟,玫瑰并不是在省钱,而是在给女儿上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想要得到什么,要么自己有能力去赚取,要么就不要抱怨别人的选择。

除了金钱观的教育外,玫瑰在其他方面的教育方式也值得称赞。她从不对女儿大发雷霆或她学习各种东西。当女儿担心自己没有艺术细胞时,她会耐心地开导她:“每个人的天赋都是不同的,你不必像你爸爸那样担心。”谈到学习时,她告诉女儿:“你是我生的孩子,我不会要求你去学我不会的东西,但我会的,我相信你也会。”这些话看似是放任孩子自由成长,实则每一句都在引导孩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许多观众认为玫瑰的教育方式过于佛系,但我却看到了一个无比清醒的母亲形象。她深知与其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不如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长处;与其直接给予孩子一切,不如他们如何自己去获取。正如心理学家所说:好的教育不是告诉孩子答案,而是他们如何提出问题;不是替孩子铺平道路,而是他们如何行走。玫瑰正是做到了这一点,用自己的行动为女儿树立了榜样。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作业,稍有不对就大发雷霆自己却沉迷于手机、从不阅读书籍。而玫瑰则不同她给予了孩子恰到好处的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在适度的困难中成长。当太初说“妈妈你跟其他同学的妈妈不一样你从来不吼我”时我明白玫瑰的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她让孩子感受到了尊重同时也了孩子如何去尊重他人。

教育的真谛并不在于塑造一个完美的孩子而在于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玫瑰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教育着她的孩子让她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