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造句一年级简单的
小小的孩童,为了能嗅到花草的芬气而早早起床,这难道不充满了一种诗情画意吗?
我是在何时察觉到孩子的诗情画意呢?
在期间,我陪伴他一同参加语文网络课堂。一次的作业题目是:“从给定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花朵、笑声、阳光、草地、告诉、歌唱、跑步、喜欢。请发挥想象,创作几句富有意义的话语。”
他思索了片刻后说:
春天的花朵散发出微微的笑声
夏天的阳光向草地诉说秘密
我在欢快地歌唱
我一听,心中大为欢喜。他的表达多么生动而美妙!
我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发给老师。我希望老师能鼓励孩子保持这种诗情画意。老师赞扬他想象力丰富,画面感十足。
这便足够了。老师愿意保护这种天然的灵感,这需要勇气和智慧。
孩子的天真烂漫,富有一种自然的灵性,这是优秀诗歌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在网上读到一些小学生的诗句,字字珠玑。如一位七岁的小女孩写下的《灯》:“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还有一位小学生写的《爷爷》:“爷爷活着时,风雨都绕过我,向他一个人倾斜。”
孩童的灵性,是我们成年人渐渐失去的宝贵财富。如何保护好孩子的这种灵性,这应该是我们作为家长必须学习的课程。
在母亲节那天,孩子制作了一本小册子,名为《我爱妈妈》,并配以插图:
妈妈在花园里劳作,我在一旁写字。
当妈妈在花园里劳作时,我爱妈妈;
当我在写字时,妈妈也在爱我。
我爱妈妈,妈妈也爱我。
这一幕让我感到惊喜万分。我想,这或许是因为我每周末都在花园劳作,给了他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从而潜移默化地汲取自然的滋养。
他有时会问我,花草是否有生命?我趁机告诉他,如果万物没有生命,又怎能发芽、开花和结果?
在读绘本《蒲公英》时,他对蒲公英开花的景象感到惊讶,原来那黄花是如此美丽。在孩子的世界里,蒲公英不是那一团白色毛茸茸的圆球吗?轻轻一吹,它就飘散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我带他到花园里看那株即将凋落的蒲公英。黄花虽已渐落,但仍能依稀看出它开花的样子。“看,那是不是开黄花?”他第一次亲眼见到蒲公英开花的景象。
此后,观察那株蒲公英成了他进花园的必做之事。我们坐在花园的台阶上聊天、吃东西时,他总是望着那株蒲公英,告诉我:“妈妈,你看它变成了白球。”随着日子的推移,白球被风吹得越来越少。
有一天晚上临睡前,孩子突然要求我明早一定要叫醒他。“为什么?”我感到好奇。他说:“有两件事我要做:一是看看蒲公英的白球是否被风吹光;二是闻一闻野蔷薇的香气,你不是说早上一打开门,野蔷薇的香气最浓吗?”听到这些话,我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感动。
正如丰子恺在《文学的写生》一文中所说:“与自然的情感交流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一环。画家与诗人观察自然时都带有情感化的态度。”就像那小小的孩童,为了能嗅到花草的香气而早早起床,这难道不是充满诗情画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