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之年是指多少岁
探索"清白"的本质:在这个时代为何需要重拾内心理想的净土?
在2023年的北京草莓音乐节上,朴树在岁月的洗礼下,以他49岁的年纪演唱了《清白之年》。灯光洒在他略显斑白的鬓角,那些以“00后”为标签的乐迷们在夜色中摇动着手幅,上面的标语呼唤着人们对本真的回归。这一情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尤其是在微博上引起了2.7亿的关注——
《清白之年》诞生于朴树2017年的专辑《猎户星座》,却与他的早期作品《我去2000年》中的激进风格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电子音乐的元素被更为内敛的手风琴和木吉他所替代,编织出一种怀旧的氛围。歌词中反复提及的“故事开始之前”和“那些最初之春”,将听众带入了一种深深的回忆中。
据音乐专家张有待所言,《清白之年》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逆序”的创作思路。这与通常的歌曲创作模式有所不同,朴树有意识地降低了副歌部分的激昂感,而将和弦呈现一种回归感,似乎想要重新发现那些在岁月的长河中被磨损的灵魂原色。这种音乐风格上的逆向美学,恰如中年人在KTV里唱着《New Boy》时,不经意间的情感共鸣。
我们终于理解了前那份天真无邪的。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里,有超过3.6万条留言,其中最受好评的评论写道:“在遭遇公司裁员的日子里反复听这首歌,我才发现成年人的崩溃并不是大哭大闹,而是我们遗失了那个敢说‘不’的自己。”这反映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情感:在“985废物”、“小镇做题家”等自嘲标签盛行的社交网络上,“清白”不再是青春的专属词汇,而是对抗异化心理的一种武器。
豆瓣上的“逆时钟生活小组”发起的“清白行动”富有象征意义。成员们选择关闭社交圈、拒绝过度加班、重拾儿时的兴趣爱好,用一种“去社会”的态度找回那个“未被绩效评估所污染”的自己。正如歌词中的“我想回头望,重新讲述那故事”,这一代年轻人正在以拒绝成长的方式,展现出对功利的反抗。
如今资本也看到了“清白情感”的商业价值。奥利奥联名朴树推出了“清白礼盒”,而蔚来汽车也将这首歌用于其广告之中。但讽刺的是,当商业世界将“愿你归来仍是少年”作为楼盘广告语时,朴树的歌中关于“是否还有人能让你怀揣梦想”的追问显得尤为黑色幽默。
这种现象正好印证了社会学家项飙的理论——“附近性的丧失”。在面对资本制造的消费幻境时,我们似乎更加难以在现实中建立起真实的联系。正如乐迷们在演唱会现场热泪氐称为"清白"努力却散场后仍需面对生活的压力。
或许我们曾经误解了这首歌。它并非是对过去的怀念,而是对未来的挑战。当世界试图用“成熟”来束缚我们时,保持天真无邪则是最具反叛意味的抵抗方式。如同朴树花费四年时间在录音室打磨一首歌曲一样,亦或是一个人选择在忙碌的工作中停下来追寻内心真实的自己。
"清白之年",并不意味着曾经存在一个金色的岁月;相反地它象征着我们在这一刻决定向生活提出抗议并坚守我们的信念和初心。
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清白”是一种精神的庇护所和心灵之锚。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需要它来提醒自己: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我们仍能保持内心的净土和理想。
因此让我们一同重拾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