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又薄又不容易破的饺子皮小窍门
一、选对面粉是成功的第一步
做饺子皮,面粉的选择可是至关重要,很多人以为面粉都差不多,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要想做出薄而坚韧的饺子皮,关键是要选对面粉。
首先说说面粉的种类。咱们国内常见的面粉有中筋面粉、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做饺子皮最好用中筋面粉,这种面粉筋度适中,既有一定的韧性又能擀得薄。我平时都用中筋面粉,像九三九或者金象这种品牌的都不错。要是家里正好有高筋面粉,也可以用,但要注意水量要稍微减少一些。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用全麦面粉做饺子皮,她说这样做的饺子皮有嚼劲,营养也更好。不过我试过几次,发现全麦面粉做出的饺子皮虽然健康,但容易破,而且颜色发黄,不太好看。所以除非你追求健康,否则还是建议用中筋面粉。
选面粉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关键点:新鲜度。面粉放久了会失去筋性,做出来的饺子皮容易破。所以最好买新鲜磨制的面粉,或者自己买原粮回来磨,效果最好。我每次做饺子都会提前把面粉买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面粉的产地。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种植的小麦品种也不同,所以面粉的特性也会有差异。北方人普遍喜欢用雪花粉做饺子皮,这种面粉筋度好,做出的饺子皮薄而有韧性。南方人则可能更习惯用普通的中筋面粉。所以如果你是南方人,第一次尝试做北方口味的饺子,最好先问问当地人用什么面粉。
二、和面的秘诀:水要一点一点加
很多人和面的时候喜欢一次性把水全加进去,觉得这样省事。其实这样做出来的面团很难掌握软硬度,要么太硬擀不开,要么太软容易破。正确的做法是:先加入适量的水,然后边加边揉,直到面团达到合适的软硬度。
我一般是这样和面的:先倒大概三分之二的冷水,然后开始揉面。揉的过程中如果觉得太硬,再一点点加冷水;如果太软,就加一点点面粉。整个过程要持续15-20分钟,直到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
和面的水温也很重要。冬天的时候,我建议用温水,大概30度左右,这样面团更容易揉光滑。要是用冷水,揉的时间就要长很多;要是用热水,面团容易发粘,做出来的饺子皮容易破。
还有一个关键点:和面的时候要用力。很多人觉得揉面很累,就随便揉几下,结果面团筋性不足,做出的饺子皮容易破。我建议用"三光"原则:面光、手光、盆光。也就是面团要揉得表面光滑,手要洗干净,盆也要擦干净。这样揉出来的面团才能有足够的筋性。
我有个邻居阿姨特别会做饺子皮,她告诉我一个秘诀:和面的时候可以加入一点点食用油,这样面团更光滑,做出的饺子皮不容易粘,而且口感更好。我试过之后发现果然如此,所以现在和面我都会加一小勺食用油。
三、醒面的学问: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和完面之后,很多人直接就开始擀皮,结果擀了几张就发现皮容易破。这是因为面团没有经过足够的醒面时间。醒面是做饺子皮的关键步骤之一,它能让面团的筋性得到更好的发展,使饺子皮更坚韧。
中筋面粉和面的醒面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左右。要是天气热,可以短一点;天气冷,就要长一点。我有个朋友住在南方,她告诉我,南方天气潮湿,和面后一定要盖上湿布,否则面团容易发酸变质。
醒面的方法也有讲究。最好的方法是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放在室温下醒。要是天气冷,可以放在暖气旁边或者微波炉里(不要加热,只是利用微波炉的余温)。我有时候着急,就把面团放在刚洗完衣服的热水里边,外面盖上湿布,这样醒面效果也很好。
醒面的原理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让面团中的面筋充分吸水膨胀,形成网状结构。这样面团才有足够的筋性,做出的饺子皮才不会容易破。我有个朋友是食品专业的研究生,她告诉我,面筋蛋白吸水后会形成交联,形成网状结构,这就是面团筋性的来源。
我曾经犯过一个错误:和完面后没有醒面就直接擀皮,结果擀了几张就破了好几张。后来我改了方法,每次和完面都会醒30分钟,然后发现饺子皮好多了。所以大家记住,醒面是做饺子皮的关键步骤之一,千万不能省略。
四、擀皮的技巧:先中间后边缘
擀皮是做饺子皮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很多人擀皮的时候喜欢从边缘开始擀,结果中间部分擀得太薄,容易破;或者边缘擀得太厚,包馅的时候皮容易破。正确的做法是:先擀中间,再擀边缘。
我一般是这样的:先把面团搓成条,然后揪成小剂子,每个剂子都揉成小圆球。然后左手拿着小圆球,右手拿擀面杖,先在中间用力擀,然后逐渐向边缘擀,保持厚度一致。这样擀出来的饺子皮中间薄,边缘厚,包馅的时候不容易破。
擀皮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关键点:擀面杖要用力均匀。很多人擀皮的时候喜欢用蛮力,结果用力不均,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包馅的时候容易破。我建议用"轻压慢擀"的方法,就是用适中的力气,慢慢地擀,这样擀出来的饺子皮厚度均匀,不容易破。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用电动擀面杖,她说这样擀皮又快又均匀。不过我觉得电动擀面杖擀出来的饺子皮虽然均匀,但缺乏手工擀皮的乐趣。所以我还是喜欢用传统的方法,虽然慢一点,但做出的饺子皮更有口感。
擀皮的时候还可以用"叠层法"来增加饺子皮的层数。具体做法是:先把小剂子擀成圆形,然后对折,再擀开,再对折,再擀开,这样重复几次,做出的饺子皮又薄又有层次。不过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适合喜欢追求极致口感的朋友。
五、包饺子的技巧:馅要少皮要薄
很多人包饺子的时候喜欢把馅放太多,结果一包就破或者皮擀得太厚,煮熟了皮都烂了。正确的做法是:馅要少皮要薄。
我一般是这样的:每个饺子放一勺馅,刚好能包住就行。要是馅料比较稀的,比如肉馅,可以稍微多放一点;要是馅料比较实的,比如蔬菜馅,可以少放一点。包的时候要领住皮,慢慢收口,不要用力过猛。
包饺子的手法也很重要。我一般是用右手拿饺子皮,左手放馅,然后右手慢慢把饺子皮对折,用拇指和食指捏紧。包的时候要领住皮,不要让馅料把皮撑破。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用"月牙饺"的形状,她说这样包的饺子煮的时候不容易破。具体做法是:先把饺子皮对折,然后边缘捏紧,中间再捏一下,做成月牙形状。不过我觉得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适合喜欢追求美观的朋友。
包饺子的时候还可以用"边角料"来做花边。具体做法是:包的时候把饺子皮的边缘捏成花边,这样不仅美观,还能防止馅料流出。不过这种方法比较考验技术,适合有一定经验的朋友。
六、烹饪的秘诀:水要宽火要大
很多人煮饺子的时候喜欢用小水煮,结果饺子皮容易烂。或者火太小,煮的时间太长,饺子皮都烂了。正确的做法是:水要宽火要大。
我一般是这样的:先烧一大锅水,水开后下入饺子,然后大火煮。等饺子浮起来后,再煮2-3分钟就可以捞出。要是包的饺子比较实,可以多煮一会儿。
煮饺子的时候还可以加点盐,据说这样饺子皮不容易烂。我试过之后发现果然如此,所以现在煮饺子我都会加一小勺盐。
煮饺子的时候还可以用"三滚饺子"的方法,就是:水开后下入饺子,等饺子浮起来后,煮一会儿;然后加入冷水,等水再次沸腾后,再煮一会儿;然后再加入冷水,等水再次沸腾后,再煮一会儿。这样煮出来的饺子皮不容易烂,而且口感更好。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在煮饺子的时候加一把青菜,她说这样煮出来的饺子更有营养,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