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不饱和脂肪酸:女性食用红肉的科学指南
最近,“吃红肉能否缓解痛经”的话题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在成都的何志凡医师看来,虽然痛经受激素、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但是科学地摄入肉类食物确实有助于缓解相关症状。实际上,不仅仅是红肉,其他如鸡蛋、奶制品、水产品以及禽肉等动物性食品,只要摄入得当,都能为我们的身体带来益处。
根据最新的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青春期少女和育龄妇女的贫血率均超过两位数。盲目避免红肉可能会导致女生陷入贫血、痛经、虚弱的恶性循环。红肉主要指瘦猪肉、牛肉和羊肉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其铁的吸收率是植物性铁的数倍,有助于缓解失血引起的头晕和乏力等症状。除此之外,动物性食品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锌等营养素。而水产品更是含有大量的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营养物质综合作用,有助于提升身体的抗炎和抗压能力。
吃肉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注意避免三大误区。五花肉虽然也是肉类,但其中的饱和脂肪酸较高,对血管健康不利,不宜过多食用;过度偏食鸡胸肉虽能获得高蛋白,但缺乏血红素铁等重要营养素;过量摄入肉类食品可能导致总能量过高,增加肥胖风险。
在此提醒广大读者,健康的秘诀在于饮食多样化。我们应该每天摄入至少十二种食物,每周达到二十五种以上,这样才能为身体注入全面的能量,构建起健康的防线。在选择肉类食品时,应该注重科学摄入、合理搭配,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偏食。本文来源于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