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多少米设置避难层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现今的住宅楼大多以11层、18层、32层为主,超过32层的住宅较为罕见,而像12层、19层的住宅也相对少见。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盖房子的技术难题?还是担忧房屋太高遮挡阳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亦或是建设成本过高?也有考虑万一遭遇停电或电梯故障时,高楼层住户难以疏散的问题。这些推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真正的答案在于消防安全。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住宅建筑高度超过一定标准时,应设置避难层。具体来说,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住宅建筑需要设置避难层,这些避难层是为了在火灾发生时,为住户提供一个暂时躲避并等待救援的安全空间。避难层的设计对通风、防火材料等方面有极高的要求,而且被视为公共空间。

通常,住宅的层高大约在3米左右,100米的高度大约能设计33层。大部分高层住宅的首层和顶层会有特殊的设计,如首层的挑高和顶层的设备房等,所以一般情况下,32层的住宅高度差不多达到100米。超过这个高度就需要设置避难间,这不仅增加了面积成本,也计入了每户的公摊面积,对开发商和住户来说都不太经济。

那么,为什么是11层呢?同样是上述的消防规范规定:建筑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比如三十三层的高度)需要设置专门的消防电梯和更严格的消防要求。而建筑高度超过另一标准的住宅则需要每层设置两个安全出口。这也是很多住宅设计为18层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开发商在设计楼层数时还需综合考虑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因素以及消防电梯、防烟楼梯间等消防设施的投入成本。因此最后决定的楼层数并不是随意的。至于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有些房子是特殊的层高比如并没有达到每层三米的普通层高也可能是设计的早期阶段尚未考虑到如今的严格消防要求等情况会导致房屋设计与一般规定有所不同。转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