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对有什么好处
进入五月,新冠病毒再次引发了一波社会关注。在我们努力抵御病毒的还需警惕各种低成本高传播率的谣言与虚假信息,例如关于竹炭食品排毒养颜、手机电池寿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和所谓的“超级高铁”等流言。这些流言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焦虑感。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科技日报记者的脚步,揭开这些流言的真相。
关于竹炭食品排毒养颜的说法,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表示,竹炭食品的排毒功效并无科学依据。竹炭的分子直径过大,无法被吸收,不仅不能起到清洁肠道、排毒养颜的作用,反而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消化不良和便秘等问题。竹炭尚未被列入《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因此消费者需谨慎对待竹炭食品。
关于手机电池只能充500次的说法,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吉科猛表示,手机电池的理论寿命要远超500次。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间的嵌入与脱嵌,只要材料结构稳定,电池就可以实现无限次充放电。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使用习惯、环境等因素,电池寿命会受到影响。正确的使用习惯可以延长手机电池寿命。
关于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环境的问题,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献刚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实际上,这是一种复杂的工程技术,涉及诸多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注入深度越大,封存效果越好。国外已有成功的海底碳封存案例,运行多年来未出现泄漏情况。
关于“超级高铁”即将来临的消息,业内专家表示短期内难以实现。虽然我国已经进行了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完成了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但要实现时速1000公里的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新技术的落地需要考虑安全性、经济性以及长距离试验等因素。
面对这些流言和新技术,我们需要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相信。科技日报记者将继续为您揭开更多真相,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清晰的世界。(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