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P是什么化学物质
阿司匹林使用指南
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牙痛、关节痛和风湿病。除此之外,它还能抑制血小板,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心绞痛、心肺梗塞和脑血栓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经被广泛用作常规物。
关于阿司匹林的用法和用量,根据不同的用途,剂量和服用频次有所不同。解热、镇痛的剂量为一次0.3-0.6g,一日3次;抗风湿的剂量则为一日3-5g,需要分4次口服。对于抑制血小板,大多数建议应用小剂量,如每天50-150mg。阿司匹林的长期应用最佳剂量为每天75-150mg,但在血栓急性期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
阿司匹林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约为15-20分钟。由于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不能重新合成COX酶,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在整个血小板的生命周期(约10天)都存在。为了维持心脑血管的健康,只需要抑制体内约80%以上的血小板功能。由于每天循环中有约10%的血小板更新,因此每天只需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即可达到充分的抑制COX-1作用。
关于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心血管系统的多种生理活动都表现出昼夜节律。由于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是早晨,建议在早上服用阿司匹林更能提供保护。但如果是阿司匹林平片,由于达峰时间和半衰期比较短,晚上服用可能更合适;而对于阿司匹林缓释片,晚上服用可能更为适宜。一旦阿司匹林生效,其抗血小板作用是持续性的,不必过分强调在某一特定时辰服。
关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是胃肠道刺激症状和轻度胃肠道。阿司匹林还可能引起一些其他不良反应,如头痛、耳鸣等。与氯吡格雷相比,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膜上的ADP受体发挥抗血小板作用。而氯吡格雷则通过其他机制影响血小板功能。其他非甾体类抗炎、抗凝和酒精可能会影响阿司匹林的效果。在使用阿司匹林时,应避免与其他物或酒精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效。如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在使用阿司匹林时务必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