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床指的是什么
床,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历史演变与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古代的《说文解字》中,床被视为坐具,后来则成为坐卧两用的家具。在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胡床由西域传入中原,这种双腿交叉、上绷粗布或麻绳的小型坐具,因其方便实用受到了民间的欢迎。胡床的出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诗歌中被提及,还逐渐演变为古代常见的交椅。
在先秦时期,古人习惯席地而坐,生活方式以跽坐(跪坐)或盘膝坐为主。随着汉胡交流的深入,以胡床为代表的垂足家具开始进入的生活。汉末至魏晋时期,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床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榻作为一种狭长、低矮的坐卧两用家具,不仅用于招待宾客,也是文人优雅情怀的载体。而罗汉床则显得庄重大气,反映了古代待客之道。
除了榻和罗汉床,架子床是专门的卧具,其结构精巧牢固,床架上常饰以民间传说、吉祥纹饰、山河花鸟等寓意平安、和谐、多子、富贵的图案。架子床在明清时期采用名贵木材制作,精雕细琢,别具一格。不同地域的架子床也有所不同,南方,床屉以藤或棕为原料,北方干冷,则用木板作为床屉。
拔步床是架子床的加强版,也是古代床具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拔步床增加了封闭的木制平台,里面可以放置小型家具,用料奢侈,工艺考究,成为达官贵人、巨商富贾的专属之物。床作为待客用具,代表了礼仪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床相关的成语如“同床异梦”、“同床共枕”等流传至今。
床不仅是实用家具,也是待客用具,其历史演变与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融合。从最初的简单坐具到后来的坐卧两用家具,再到专门的卧具和待客用具,床的功能逐渐丰富,样式也不断变化。床的历史不仅体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更是礼仪文化和融合的特殊证物。
文:历史大学堂团队
参考资料:《说文解字》、《释名》、《长物志》、《晋书》、《天水冰山录》等。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