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话日常用语300句


岁月匆匆,转眼间已从孩提时代步入了中年。回首往事,路途遥远,经历丰富,每一刻都值得细细品味。

1980年,我踏入了小学的校门,家与学校的距离仅一步之遥。那时的生活虽然贫寒,每天能吃上妈妈做的玉米糊和土豆条已是幸福。除了这些简单的食物,我还尝过玉米窝窝、不去皮的素糕和黑米面馒头等粗粮。冬天没有棉鞋,双脚冻得红肿,晚上被窝里的温暖带来的是又疼又痒的难受。那时的我,深感生活的艰辛。

小学五年级时,父亲不再供我上学,我开始肩负起农活的重担。那一年,我选择了坚持读书,一个人在家默默哭泣。母亲的5元钱让我重新回到了学校。

1986年,我顺利考入三苏木中学,开始了住校生活。每周回家一次,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步行几个小时的路程是常态。回家后,我仍想着读书,也曾帮忙干农活。

初中三年,我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茅。老师与亲戚的鼓励让我坚定了继续求学的信念。1989年,我顺利考入凉城一中,开始了更遥远的高中生活。在这里,我学会了独立生活的技能,学会了坚强、独立和勇敢。

1992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心情沉重。为了散心,我独自来到从未到过的城市——美丽的呼和浩特市。那一年,我年仅19岁。在城市中,我找到了二姨的家,并开始了一段打工的日子。那段时间,我在饭店工作,每天忙碌而艰辛。回到凉城后,我继续在饭店打工,挣得微薄的工资。最终决定回去复读高三。经历了两次高考落榜后,我意识到高考的不易和当时升学率的艰难。不甘心失败的我选择了复读一年并获得了进步。最终选择了就读经贸外语学院。

在大学期间,我的成绩一直优秀,获得了东方魔术梳奖学金。毕业后取得了颁发的大专。之后的路并非平坦,几经辗转最终在伊利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包饺子工到质检员再到冷饮车间从事包装工作,每一份工作都让我收获了成长和磨练。正是在这里,我的命运因为爱情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关于未来是好是坏,让我们拭目以待下期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