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喝酒喝断片了


对于喜欢喝酒的人来说,酒后失忆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们通常称之为“断片”。在民间,“断片”似乎成了饮酒者的一个借口,无论酒后做出何种失态行为,都可以用“我昨晚喝断片了”来作为解释。

那么,喝酒后真的会出现失忆现象吗?“断片”后是否真的会有失态行为?营养课堂的营养师为我们详细解读。

1、为什么会“断片”?

喝酒后出现“断片”,实际上是由于酒精过量导致的记忆损伤。酒精是一种能穿过大脑和血液屏障的脂溶性物质,对中枢系统造成损害。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台录像机,在正常情况下,所有的画面都会被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的记忆功能。当饮酒过量时,掌管记忆的颞叶部分会被酒精麻痹,失去储存记忆的能力,这时的大脑就像是一台只会取景不会录制的录像机,导致酒后失忆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会带来不可逆的脑损伤,所以千万不能小看“断片”现象。

2、“断片”后会有失态行为吗?

研究发现,真正出现“断片”后,人的行为举止通常是正常的,并不会做出失态、失德的事情。很多酒后所谓的“丑态”,其实是在还没有完全“断片”时,大脑还在自我控制下产生的。大量摄入酒精会抑制大脑的中枢系统,此时人对心理和身体的控制能力都会减弱,再加上有些人自控能力不强,或者生活压力大需要发泄,就可能会做出一些异常的举动。也有很多人在“断片”后会直接进入睡眠状态,没有异常行为。

3、如何阻止“断片”?

出现“断片”显然不是好事。要阻止它的发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少喝酒或者不喝酒。特别是对于那些酒精不耐受、容易“断片”的人来说,减少酒精摄入是最好的办法。

营养课堂的营养师提醒大家,不要认为适量饮酒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各种权威机构都明确指出,喝酒没有所谓的“安全阈值”,只要喝酒,就会增加患上中风、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各位朋友,你们喝酒时会“断片”吗?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