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朋友,快来填空,探索高远的世界!


北宋陆佃的《埤雅》中提到:“菘,历经四季依旧繁花似锦,有如松柏之耐久,故称之为菘,今日我们俗称之为大白菜。”这一蔬菜陪伴我们走过四季的变迁,带来了新鲜与生机。

当春日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土壤开始释放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那些深色的白菜籽在寻找生命的温床,犹如旅人寻找梦想的归宿。在温馨的拥抱中,它们感受着舒适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一同生长、发芽。经过时间的洗礼,它们以鲜绿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像童年的我们用纯真的眼神观察这个世界。

在节气的轮回中,白菜逐渐丰盈自己的身躯,充实自己的内心。白天,它与蜂蝶嬉戏,夜晚,它在月光的沐浴中与微风细雨共舞。它的根系扎实,叶片茂盛。它的姿态犹如耕田的农人,坚韧不拔。无论风雨如何变幻,它都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坚守着生机盎然的气息。它就像一位执着追求梦想的年轻人,始终如一。

在有限的时间里,白菜静静地生长,汲取日月精华,吐纳天地气息。它端庄的仪态中透露出容颜的靓丽。它把自己梳理得绿白相间,正气凛然。就像中年人那般顶天立地、勇于担当。

深秋时节,白菜依旧挺拔。叶片开始收拢,菜心紧紧靠拢,越来越紧凑、越来越结实。其他蔬菜在寒霜的侵袭下逐渐憔悴,而白菜却仍然坚守在土地上,宁静、纯粹。它的姿态让人想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操守,以及用这种操守指引生活的世人。

随着冷风的吹拂和雪花的飘落,“小雪”节气来临,冬天开始了。人们将整理好的白菜归置在一起,储存起来。那层层叶片彼此掩映,围拢在一起。它们的纹理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身高诉说着成长的艰辛。“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无畏的白菜汲取了寒霜的清新和糖分,默默酝酿出恒久的甘甜。它们安然的样子,就像饱经沧桑却宠辱不惊的老人。

南北朝南齐的周颙曾言:“初春的韭菜,秋末的白菜,滋味最佳。”白菜是儿时的记忆,是心灵的慰藉。母亲弯腰挥舞镰刀收割白菜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跟随左右的我,捕捉落在菜叶间的瓢虫,惬意悠然。

储存白菜的方式多种多样,大缸和压缸石是其中的一种。大缸里装的是我们对食物的渴望和等待。母亲仔细修理白菜的场景,像一道温暖的画面,在记忆里永恒。父亲抱回柴火填旺灶火,热水沸腾时,白菜瞬间软化,释放出甜丝丝的气味。

整个冬天,酸菜缸安静地站在角落里。阳光和月光洒在它身上,乳酸菌慢慢发酵,酸菜逐渐有了淡淡的酸味。这酸味由淡到浓,最终成为冬日里的一道美味。酸菜作为一道传统佳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白菜作为百搭蔬菜,可炖可炒、可涮可拌。无论是贫寒还是富贵,它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在北方冬季,大白菜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美味。它中和融百味,既可与肉类携手共舞,又可同豆腐相濡以沫。无论悲喜离合、富贵贫贱,白菜都是餐桌上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