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AT和MT到底有啥区别?看完这篇秒懂!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轮胎的一些基本常识,包括轮胎规格和更换等知识,并以当下皮卡原厂配备的主流HT轮胎为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接收到许多经验丰富的皮卡车友反馈后,我们了解到在载重物情况下,HT轮胎可能不如AT轮胎可靠。本期我们将聚焦于更为专业、功能更强的AT轮胎和MT轮胎的解析。

AT轮胎,全称All-terrain轮胎,即“全地形”轮胎。从名称即可看出,这种轮胎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像福特F-150猛禽、长城越野炮、江铃敢探者等越野定位的皮卡,原厂通常都会配备AT轮胎。AT轮胎拥有更为粗犷的胎纹和较大的胎牙间隙,其花纹设计常常模仿碎石形状。在行驶于砂石路面时,碎石能与胎面沟槽紧密结合,从而增强抓地力。

相较于HT轮胎,AT轮胎在材质和结构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其外部采用更为坚固的材料,内部则使用了更多的钢丝带束层和胎体网布层。这使得AT轮胎的胎壁更厚,抗性能更强,从而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好的载重能力和更出色的耐用性。即使在日常铺装路面上行驶,AT轮胎也能兼顾多种需求,可以说是皮卡越野和载重的理想选择。

而MT轮胎,全称Mud-Terrain轮胎,常被大家称为“泥地胎”。这种轮胎风格鲜明,胎壁坚硬,胎牙高且夸张,胎牙间的距离也较大。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在泥地行驶时排泥或甩泥,增加在泥地的附着力,并在凸凹不平的岩石地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通常,这种轮胎仅在特定环境下使用,如雪地胎一样,针对特定场景需求而配备。由于MT轮胎采用硬胎壁、高胎牙、大间隙的设计,因此在公路上行驶时,胎噪会相对较大。在路面行驶时,其排水性能也不理想,容易失去控制。除非有特定的使用场景,如护林、矿场等,否则在日常使用中,MT轮胎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

轮胎的选择其实是一种平衡的结果。轮胎产品在设计时就会在各种性能之间寻求平衡,如运动性、舒适性、节能低滚阻和抓地等。就像你想要一款既静音又舒适的轮胎,但这样的轮胎价格通常较高。这也是为什么轮胎会有各种型号和定位的原因,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选择AT轮胎时,需要权衡其在公路和非铺装路面上的表现。它在这两种路面上都能表现出一定的性能,但都无法做到最好。而且,为了兼顾各种路面,AT轮胎的重量会更大,花纹也会增加滚动阻力,因此更换AT轮胎后,油耗增加8%-20%是正常现象。

至于是否选择AT轮胎,取决于个人需求。口碑较好的轮胎系列如百路驰KO2在越野圈中广受好评。但请注意,任何产品都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百路驰KO2的价格相对较高,如果预算有限,也可以选择国产品牌的AT轮胎,它们在功能上已经强于HT轮胎,尤其适合有载重需求的商用车友。

关于轮胎的知识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涉及到,但这篇文章已经解答了大家的一些基础知识问题。如果大家对轮胎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