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梦半醒的寓意和象征


泰瑞史密斯,这位艺术史学家,深受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概念的启发,满怀激情地构建了一个壮丽的全球当代艺术蓝图,试图捕捉并呈现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包含对立的两面:瞬息万变与永恒不变。而在史密斯眼中,当代艺术的特性更多地体现在转瞬即逝的方面。

人类文明的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变迁,看似从混沌走向秩序,但实则并无固定的“永恒秩序”。有趣的城市和个体,常常包容巨大的差异、矛盾以及种种不可预知,从而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代的水墨图景在艺术史中也是如此,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从具象到抽象,从传统的“我用我法”到现代的“无法而法”,乃至当下的水墨书写,都是对先贤的致敬和对自由的向往。这些艺术表现形式,直面瞬息万变的当下与日常,甚至将梦境与真实交织在一起。

丁小真,如一位天马行空的诗人,用诗意的文字描绘当下生活的繁杂与美好。她眼中的世界充满了美,即使是最普通的景象,也能读出丰富的内涵。她热爱远方,喜欢各种新鲜和陌生,喜欢冒险,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纸面上。她的画作《遗忘》和《阿兰若》等作品,展现了混沌的诗意,像一场大梦,又充满儒家的仁爱之心和宇宙意识。她的画作常常呈现出传统与当代的交融,从图式上对传统进行当下的转换。

何曦的笔墨则指向万物与苍生。他的艺术探索寂寞而冒险,充满决断。他用最传统的语言表达当下的生活感受,通过画笔找到自我实现的路径。他的作品中包含了五条隐喻线索,涉及人与自然的矛盾、城市建设的无序、人与人交往的困境等。他的花鸟画改变了传统花鸟画的观念和图示,成为思想与精神的载体。何曦的绘画表达中值得注意的是“玻璃”的娴熟运用,他笔下的玻璃有质感、有灵魂,或许是他有意无意营造的与这个世界的安全距离。

白璎则拥有特定的上海气质。他的作品既不完全背离传统绘画的造型和用笔,又混合当代的理念和语义。他的作品表达趋于多元、浪漫甚至离奇、荒诞。比起不打稿的绘画方法,白璎是另一个极端,他的正式落笔之前的草稿极尽周详,不允许有一点瑕疵。他的作品《沉香》与《入境》系列,糅合了写意性的水墨语言与现代造型元素,呈现他对都市女性的提炼和思考。他的作品传达了一种注重品质、经得起时间挑剔的上海气质。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是他们对世界的解读和感悟,是他们对当下的直面和表达。关于当代水墨的未来,史密斯认为最重要的是以敞开的态度进行创作,直面内心,直指当下。这些形与色营造的视觉图像是人建立自身与外界联系的一种本能与直觉,也是艺术家与当下沟通方式的再现。(胡建君)这些艺术家以各自的方式捕捉和呈现了当活的多元面貌和丰富内涵。他们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