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逝去的人,还是思念更合适?


人生七十古来稀,经历了风雨,也见证了彩虹。回首往昔,您曾笑过、哭过、爱过。如今步入古稀之年,虽然步伐不如年轻时矫健,但内心却更加坚定。关于是否常去坟地祭祖,我有一些心里话想与您分享。

身体是的本钱。老人家常说:“百善孝为先。”很多人认为,节日不去坟地祭祖,似乎是对祖先的不敬。现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无法承受长途跋涉和恶劣天气的影响。七十岁的身体,需要更加珍惜和保护,因为您的健康不仅是自己的福气,也是给晚辈最大的福气。正如堂吉诃德所言:“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请珍惜身体,善待自己。

怀念逝去的人有千万种方式,不必局限于到坟地磕头作揖。网上祭扫、家中摆设鲜花都是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将思念埋进心底,逝者自然能够感受到。生者的幸福与安好,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给孩子讲述老人的故事,晒晒太阳,与老友品茶谈往事,这些都比跋山涉水更能让记忆长存。

第三,心态决定命运。常去坟地容易让人感叹时光流逝,心生空落之感。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下,把握现在的手、诉说的温情。放下对过去的执念,享受窗外的风景,与亲朋好友分享家常。这个年纪的幸福,是享受阳光、品味一杯茶、从容不迫的心情。别把有限的力气耗在离别上,把目光投向眼前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给自己留一点“念想空间”。大多数老人其实更想活在当下,所以请好好照顾自己,给儿孙树立榜样。相聚的日子就是福,这是家庭最大的吉祥。时代变了,儿女也懂得孝顺,您不必再纠结传统的形式。

幸福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看着儿孙绕膝,餐桌上的热汤热饭,就是最大的幸福。不必再为谁挥泪守旧,阳光暖暖,伸个懒腰,泡杯热茶,这就是所有人的小确幸。

去不去坟地并不会减少对逝者的思念。身体康健、家庭安宁,才是让所有前人宽慰的最好答案。想一想,明年的春天,家里的小院里也可以种上一丛花,生活的希望就一直传递下去。七十岁以后,请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别给自己添堵,别给别人添麻烦。有思念,就在梦里多见一面,别让双腿受,把健康留给在意你的人。愿您安康,余生皆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