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芽搭配海鲜更美味,但别和猪肝同食,影响营养吸收。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根据中医理论,春季是养肝的重要时期,同时也要注意健脾,因为春天的气候多变,湿寒之邪容易侵袭。
春季饮食建议遵循“三多三少”原则。多喝水以养肝,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代谢废物的和抵御毒物对肝脏的损害。适当饮茶如茉莉花茶,可提神解困。多吃甘性食物如大枣、山等,因为这些食物能够补益脾气。多吃新鲜蔬菜如春笋、香椿叶等,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营养均衡。
随着气升高,春季也是细菌、病毒活跃的季节。除了适时增减衣物外,还需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这些维生素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例如,维生素C大量存在于猕猴桃、鲜枣等水果以及豆芽、青椒等蔬菜中;维生素A最丰富的食物为动物的肝脏和乳类;枇杷、菠菜等则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进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
根据中医理论,春季应少吃酸味食物,因为酸味入肝,过多摄入会使本就偏亢的肝气更旺,从而伤害脾胃。冬季人们往往食用厚重油腻的食物来保暖,但到了春季应该逐渐转向清淡食物,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应少吃寒凉食物,避免将寒气在体内,影响夏季健康。
春季还有一些特定的食物推荐。比如豌豆苗,含有丰富的钙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效。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其他如菠菜、豆芽、韭菜等也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春季还需注意一些饮食安全事项。随着气温升高,一些本无毒或毒性低的食物可能变成有毒或毒性增高。如发芽的土豆会产生龙葵素,冷冻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容易变质,产生有毒物质。采摘野菜时也要谨慎选择,不是所有野菜都能食用,过敏体质者需特别注意。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张福东专家(上海中医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的建议和警告,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保证健康和安全。(文字整理: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