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大调的一四五级和弦
1. 我们需要理解一个基础概念:和弦在调性中的位置与级数的关系。
定义:在大调音阶中,以每个音为根音构建的三和弦,按照顺序标记为Ⅰ级(主和弦)、Ⅱ级(上主和弦)、Ⅲ级(中和弦)……Ⅶ级(导和弦)。
示例:在C大调音阶(C-D-E-F-G-A-B)中,对应的和弦级数如下:
Ⅰ级:C大三和弦(根音为C,组成音为C-E-G)
Ⅱ级:Dm小三和弦(根音为D,组成音为D-F-A)
Ⅲ级:Em小三和弦(根音为E,组成音为E-G-B)
Ⅳ级:F大三和弦(根音为F,组成音为F-A-C)
Ⅴ级:G大三和弦(根音为G,组成音为G-B-D)
Ⅵ级:Am小三和弦(根音为A,组成音以A为主的三音组合)
Ⅶ级:Bdim减三和弦(根音为B,组成音为B-D-F)
2. 级数的功能:和弦在曲调中的“角色定位”。
Ⅰ级(主和弦):作为调性的中心,具有强烈的终止感,犹如C大调中的C和弦。
Ⅳ级(下属和弦):扮演过渡的角色,常常连接Ⅰ级和Ⅴ级,例如F大和弦的应用。
Ⅴ级(属和弦):带有强烈的推动感,经常导向Ⅰ级,比如G大和弦的使用。
Ⅱ级、Ⅲ级、Ⅵ级:这些和弦作为辅助角色,为曲调增添色彩和变化,例如Dm、Em、Am等和弦。
Ⅶ级(导和弦):带有不稳定的感觉,常常导向Ⅰ级,例如Bdim和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