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无相的真正意思


刘伯温在明朝的影响力:他是一位性格直爽的人,因此也容易得不少人,所以在明朝初期的舞台上,他并未担任显要的。他始终心系,毫无私心。他向朱元璋提出的建议都是出于对忠诚的考虑。

当朱元璋考虑替换李善长时,他询问刘伯温谁是最合适的人选。尽管刘基与李善长之间有些矛盾,但他仍然为李善长辩护:“李丞相是元勋,能够协调各位将领,不宜轻易更换。”

朱元璋对此感到不解,说:“他多次试图加害于你,你却为他说话,看来你更适合做丞相。”面对这种情况,刘基立刻磕头回应:“这不可行。这如同换柱子,需要大树才能支撑,如果用小树代替,只会加速崩塌。”这比喻了担任丞相所需的才能和品德。刘伯温虽然直爽,但也因此容易得他人。

在李善长被罢相后,朱元璋再次与刘基讨论此事,并提及了几位候选人。当被问及杨宪时,刘基评价他虽有才华,但缺乏丞相所需的气度。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认为他还不如杨宪。朱元璋在识人方面似乎有所欠缺。

当朱元璋问及胡惟庸时,刘基更是持怀疑态度,称他现在只是一头小牛,将来可能会挣脱犁田的束缚,但那样就会出问题。果然,胡惟庸后来行为不轨,最终被朱元璋处死。这个故事展示了刘伯识人智慧,他是明朝初期具有预见性的大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