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九是什么意思


关于今年冬天,气温起伏不定,特别是“霸王级”寒潮的,让人对这个冬天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有些人认为今年冬天是近几十年来最冷的一年,的确,在一些地方,最低气温打破了历史记录。持续的寒冷并未笼罩整个冬季,寒潮过后,气温迅速回升,许多南方的小伙伴甚至感叹,刚穿上的棉袄就得。

对于今年的冬季天气,存在两种观点:一方认为是冷冬,一方认为是暖冬。看似势均力敌的两方观点,实际上在数据面前展现了不同的面貌。

回顾“四九”时期,通常气温偏低2-4℃,但今年却是个例外。在冬至这一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后太阳逐渐北移,白昼逐渐延长。尽管按照常理,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由于地表“积热”的原因,最冷的时期实际上是在三九、四九时。

今年的冬天却显得与众不同。最冷的时期出现在二九前后,即12月末到1月初,当时多地出现了厚厚的冰层,人们纷纷穿上厚重的羽绒服以抵御寒冷。但进入三九、四九后,气温却开始回升。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不再担心没有暖气的问题,甚至有人表示,“三九”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到了“四九”,北方气温也迎来了快速升温,许多地方的冰面开始融化,气温回升明显。

从气象数据来看,过去十天里,大部分地方的气温偏高2-4℃,其中一些区域的气温甚至高出常年同期5℃。这样的数据让人不禁思考,本该最冷的“三九四九”却不冷,反而气温偏高,这显然是气候的反常表现。

对于今年是否是暖冬的问题,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强,几乎每年都会有暖冬的出现。尽管12月下旬的“霸王级”寒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并不能否定整个冬季的气候趋势。气象学家分析,拉尼娜现象的发生概率在12月达到巅峰,对我国气温产生了影响。而进入1月中下旬后,气温回升,整体偏高。未来一段时间,南方地区降水增多,但冷空气势力依然较弱,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将偏高。

从官方预测来看,一直到春节前后,气温都将是偏高的趋势。虽然近期有寒潮来临,但只是短期内降温,很快气温就会再次反弹。这样看来,今年依然是一个暖冬。

而暖冬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倒春寒”的问题。这是很多农民不愿面对的情况,因为“倒春寒”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受损。一些农村俗语也预示了今年可能出现“倒春寒”的情况。比如,“四九天气暖,来年长工歇”,意味着如果“四九”期间气温偏高,那么来年春季可能出现倒春寒。还有“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凶”,也预示着如果大寒期间气温变化异常,那么明年春季可能出现大幅度降温。

对于可能出现的“倒春寒”,农民需要做好防范措施。对于小麦和果树等农作物,要提前做好抗寒准备,如施用返青肥、浇足水、涂白培土等。也要注意烟熏或利用防冻剂等方法进行保护。

关于今年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的问题,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作为农民和关注气候变化的人,我们需要提前提防可能出现的“倒春寒”,以避免农作物受损、减产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