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做法自酿全过程
黄酒的酿造过程包括八个主要步骤,分别是制曲、浸米、蒸米饭、开耙、灌坛、榨取、装坛以及成品酒的后期存储。
1. 制曲:在开始酿造黄酒之前,需要事先准备好酒曲。通常,酒曲的制作选择在炎热的伏天进行,利用麦仁、酵子、麻叶等原料经过装填和发酵,制作出传统的酒曲。用这种酒曲酿造的黄酒,酒香四溢,充满了传统和古朴的气息。
2. 浸米:黄酒的酿造一般选择在每年的腊月进行。由于腊月气温较低,小米在水中浸泡不容易变质,而且腊月天气没有蚊虫,可以避免黄酒受到蚊虫污染。酿造黄酒需要选用专门的煮酒小米,俗称酒米,也可用糯米代替。小米在水中浸泡大约15天,这个过程中,米质会吸湿膨胀,淀粉颗粒逐渐松散,为后续的蒸煮、糖化发酵和独特风味的形成打下基础。
3. 蒸米饭:蒸米饭是为了使酒米(糯米)中的淀粉受热融化,有利于后续的糖化发酵。蒸煮时要达到熟而不糊、内无白心、透而不烂、熟透一致的程度。然后,将水、饭、麦曲混合,放入主缸进行糖化发酵。
4. 开耙和前发酵:开耙发酵是酿造黄酒的核心技术,必须有经验丰富的制酒技工亲自严格把关。开耙是通过木耙在发酵缸中搅拌醪液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调整醪液的品温,使发酵成分均匀一致,同时补充二氧化碳和氧气,让糖化菌和酵母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殖。
5. 灌坛和后发酵:灌坛的目的是减少半成品与气体的接触面积,防止乙醇过多挥发,控制霉菌的入侵和繁殖。这有利于酵母在发酵阶段继续生长繁殖,提升酒的口感。
6. 榨取和煎酒:榨取是将半成品中的酒糟和红酒分离出来,过滤成水酒,便于煎酒。煎酒的主要目的是杀死微生物、残留酶活性,使酒中的各种成分基本固定,防止存储期间酒变质。煎酒还能促进酒的成熟,使部分可溶性蛋白凝固后沉淀,使酒的颜色变得更加清澈透明。
7. 装坛、包坛口:黄酒经过煎酒杀菌后,灌入已消毒的酒坛中。坛口用经过烧煮消毒的荷叶、箬壳包裹,并用细篾丝扎紧。
8. 成品酒的中期存储:泥头干燥后,黄酒被搬入仓库进行存储。存储过程称为熟化。新酿造的黄酒口感较为粗糙,香味不足,经过熟化过程,可以有效促进酒精分子与水分之间的缔合,以及醇与酸的酯化反应,使酒香更加浓郁,口感更加醇厚、温和,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