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的意思三种解释
“兰”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以“蘭”(兰的繁体字)为代表,意指一种香气扑鼻的香草。兰花的本义是指这种具有香气的草本植物,可供人们欣赏。
在传统文化中,兰花一直备受推崇和喜爱,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它不仅是文学艺术领域的重要元素,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标志,代表着高洁、坚韧、长寿、友谊和爱情等美好寓意。
兰花被誉为君子之花。其长青、独秀、高洁、清雅、幽香的特性,与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高度契合。孔子称赞兰花为“王者香”,并将其视为君子善人的象征。兰花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赢得了“花中君子”等美誉,体现了古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尊崇。
兰花也是坚韧之花的代表。它的根深叶茂,即使在无人欣赏的寂静环境中,也能独自绽放,顽强生存。这种特性与儒家思想中的自律和坚韧精神相呼应,鼓舞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坚守自我,不屈不挠。
兰花还象征着长寿。其长寿寓意源于其超长的生命周期,有的野生兰花寿命甚至可达百年。在云南大理,有“千年雪兰”的传说,形成了“一兰守宅,百代其昌”的民间。现代基因学研究为这一寓意提供了科学支持,证明兰花具有抗衰老的分子机制。
兰花也是友谊的象征。在古代,人们常用“义结兰交”、“金兰之交”等词语来形容朋友间深厚的友谊。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志同道合的人相互交往,就如同嗅到兰花的芬芳一样令人愉悦。《易系辞上》中也有记载:“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进一步强调了兰花在友谊中的重要地位。
兰花还是爱情的信物。兰花具有坚贞不渝的品质,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在唐宋时期,人们就有用兰花作为定情之物的习俗。诗人孟郊的名句“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生动地比喻了爱情的永恒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