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山河出处是什么
独立寒秋之际,湘江水向北流淌,橘子洲头风景独好。眼前的山脉披上红装,茂密的林木染尽秋色,江水宛如碧绿丝带,百舸争流,激荡澎湃。长空之上,雄鹰翱翔;浅水之中,鱼儿自在游弋。大自然的万物在这霜天之下竞相展现自由生机。面对此景,我感叹天地之辽阔,向苍茫的大地发问:这世界的沉浮由谁来?
曾携同众多朋友游历此地,回忆起那些青春岁月,恍如昨日。那时,我们正值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满怀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当年的我们视金钱如粪土,更把万户侯当作微不足道。可曾记得,我们在江中奋力击水,那澎湃的浪涛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行的船只!
对这首词的深度赏析:
诗人将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宏大背景之中,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远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山峦被秋色染得如诗如画,大自然的魅力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近看则见江水清澈,碧波荡漾,百舸争流,静中有动,生机勃勃。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诗人回想起当年与同学朋友在橘子洲一带共度的时光,游泳、畅谈天下大事,那段峥嵘岁月令人难以忘怀。“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巧妙地化用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展现了救国的知识青年青春洋溢、意气风发的风采。他们对锦绣山河的壮美赞不绝口,对大好山河的沉沦感到悲愤。
那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千古之问,充分表达了儿女奋勇向前、劈波斩浪的勇气和信心,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强烈的之情。而最后的“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诗人在新时代的大浪中立志乘风破浪,振兴,展现出了知识青年对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