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的全诗意思一问一答


《寻隐者不遇》

在繁茂的山林中,我于一棵松树下遇见了一位隐者的弟子。我向他询问其师父的去向,他回应道,师父正前往山中采集材料。隐者师父所在的山脉辽阔无垠,而他此刻就在这片神秘的大山里。因为山上云雾缭绕,就连他的弟子也无法确定他的具置。

故事背景中的诗人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人们常称他为“诗囚”或“诗奴”。他出生自平民家庭,家境贫寒。据说,在30岁之前,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中举,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一度出家为僧,法名无本。

贾岛的性格孤僻、内向而沉默寡言。他对诗歌的热爱深入,对文字的表达有着极致的追求。用一个现代的说法,他可以说是“执着到一根筋”。也引发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唐文宗李忱曾微服私访,游玩时听到钟楼上有人吟诗,于是好奇地登上钟楼,阅读了桌子上的诗集。贾岛并未认出皇上的身份,见来者衣着华丽,便误以为他是富家公子,便批评他不会写诗。后来得知这位贵人竟是当朝天子时,贾岛惊愕不已,幸好唐文宗并未降于他。

贾岛常常游历四方,以诗会友,结识了许多杰出的诗人朋友。这首诗是中唐时期贾岛寻访一位隐者但未能遇见时的心情表达。整首诗仅二十字,但贾岛巧妙地运用了问答的形式,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神秘感和悬念。一问一答之间,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感受到诗人的迷茫和期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更是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