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不能随便去的原因
四川省正在全力推动历史名人博物馆的建设。《四川历史名人博物馆建设指导意见》即将出炉,计划于明年全部建成开放省内首批十大历史名人博物馆和纪念馆。这不仅有利于文物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推动相关学术研究,更能让更多人通过陈列展览和馆藏文物了解历史名人。值得一提的是,半数博物馆将达到一级博物馆的标准。
今年三月,四川启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评选出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包括大禹、等十位名人。目前已有博物馆等四家博物馆开放,成为市民接触历史名人的重要场所。对于尚未建立博物馆的历史名人,地方将充分利用当地文化遗产资源,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建设。
省文化厅为此制定了具体的《四川历史名人博物馆建设指导意见》,对场馆建设和展陈升级提出了详细的时间表,对文物保护管理、藏品征集、学术科研、陈列展览、青少年教育以及文创开发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特别在藏品征集方面,将着重收集与生产生活用品、文书、古籍善本以及名人宗祠相关的物品和资料,力争到2026年,所有博物馆藏品总数达到1.6万件(套),珍贵文物数量达到1600件(套)。智慧博物馆建设也将同步推进,鼓励各大博物馆开展数字化智慧服务,如推出APP、微信语音导览等,让观众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作为四川历史名人博物馆之一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在成都的故居,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为了更生动地展示历史名人,杜甫草堂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建设杜甫千诗碑、打造“人日游草堂”品牌活动、开发杜甫系列文创产品等。始创于元朝至正二年的草堂书院也在恢复重建中,该项目不仅将传承古代书院的历史文化传统,提升博物馆的核心功能,还是一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名片。
与此东坡文化也在眉山得到了全面呈现。三苏祠博物馆正在策划全球巡回展览,展示苏东坡的诗词、书画以及宋代文人生活画卷。为了打造现代化智慧博物馆,三苏祠还将提升基本展陈水平,借助VR技术手段增加数字化语音导览服务。还将征集珍贵文物以达到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标准。这些举措旨在让全球观众更好地了解眉山历史、三苏生平以及宋代文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