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于哪里


览古观今,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有一女子卓文君的故事令人津津乐道。

在那个年代,礼教束缚人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的常规序曲。她却不惧世俗眼光,为爱私奔;她更是才华横溢,通晓音律,善于弹琴,文名远播。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背景下,她的才华尤为熠熠生辉。在“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社会规范下,当丈夫移情别恋时,她果断决绝,不卑不亢。

卓文君,一个思想独立、勇气可嘉的才女。她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当年司马相如还是一个落魄书生,一曲《凤求凰》赢得卓文君的芳心。卓文君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他,不顾富豪父亲的反对,与司马相如深夜私奔。这是一个典型的富家千金爱上穷书生的故事,婚后的生活必然充满挑战。

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富家之女也能独当一面,为了生计当街卖酒。为了心仪的爱情,她甘愿舍弃奢华,选择艰辛。仅仅是这一点,便足以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爱情生活虽然清贫,却琴瑟和鸣,心意相通,生活幸福而快乐。

随着司马相如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飞黄腾达,两人的婚姻和爱情面临了考验。春风得意的司马相如爱上了其他女子,渐渐冷落了卓文君。卓文君痛苦万分,她以聪明才智读懂了司马相如的信中的暗示。她伤心欲绝,回信一首《怨郎诗》,全信巧妙地运用数字回环,表达了对司马相如的思念和幽怨。

除此之外,卓文君还写下了《白头吟》和《诀别书》,以惊人的才华抒发了她对司马相如的爱和思念,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坚守和决绝。收到妻子的信后,司马相如被妻子的才华所折服,回想起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亲自前往临邛迎接卓文君。从此,两人破镜重圆,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

卓文君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爱情佳话,更是一个女性独立、自尊、自强的象征。她敢于追求真爱,敢于面对挑战,不畏世俗眼光。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女性勇敢地做自己,不畏艰难困苦,坚守自己的和尊严。她的故事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让人感叹于她的才华和勇气,更让人敬佩她的独立精神和自尊态度。她的美独立而坦荡潇洒而决绝成为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色让人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