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日前,掌上春城发布的《一等奖:一头黄牛!昆明这个“村BA”火了》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相关短视频在各大平台的播放量已突破431万次,评论区热度持续走高。有网友留言表示:“虽然起步稍晚,但禄劝的‘村BA’还是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也有网友回应说:“禄劝的篮球文化历史悠久,早已深入人心。”

针对网络上关于禄劝“村BA”是跟风还是传统活动的疑问,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据了解,篮球运动在禄劝乡村的普及程度令人惊讶。禄劝县教体局体育科科长角建斌介绍,目前全县共有569块标准篮球场,遍布194个村(社区)。《禄劝彝族苗族县志》记载,篮球运动在民国时期就已传入禄劝,并在后迅速普及,深入到各个村庄。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始,禄劝的篮球运动就风靡一时。那时的篮球场多由石头、瓦渣、石灰构建而成,篮球架也是木制,但这并未阻挡人们的热情。每到傍晚,篮球场总是最热闹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观看比赛、交流技艺。可以说,禄劝的“村BA”早已是一项深受欢迎的赛事。

除了传统的篮球赛,禄劝还有其他的“村WE”和“村Toreo”等赛事。“村WE”指的是撒尼摔跤,这是一项极富观赏性的竞技运动,比赛形式多样,深受观众喜爱。“村Toreo”则是禄劝的斗牛比赛,是当地苗族群众展示养牛水平和增进团结的一种方式。

年轻的杨明亮表示,他从记事起就听说家乡举办篮球比赛。每当重要节庆,篮球赛都是必不可少的庆祝方式。如今在外的禄劝人,除了聚餐之外,最喜欢的聚会方式就是打篮球。每年的“村BA”比赛都吸引了许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回乡参赛,为家乡争光。

此次“村BA”比赛的举办,不仅展示了禄劝深厚的篮球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当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通过比赛,各乡镇(街道)之间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团结。此次比赛的举办也标志着“村BA”已从地域性的赛事升级为全国性的赛事,展示了云南与贵州两省在运动文化上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

“村BA”在禄劝并不是跟风之举,而是源远流长。它的举办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乡村的发展与交流。这样的活动值得我们继续推广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