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的有关人物是谁
《奇葩说》晋级赛的第二场,我对导师阵容越来越欣赏了。单单是看着薛教授、刘教授、李诞、蔡康永、马东他们几位交谈,都能让我目不转睛地看上两小时。
之前我并没有对宋丹丹做过多的评价。老太太挺可爱的,说话直率,但可能并不适合语言类综艺节目,特别是辩论类。她理解的辩论是说服对方改变立场,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辩手们的立场背后,是深深的红色椅子与蓝色椅子的象征,随意更换立场,那还是辩手吗?
辩论的精髓不在于说服对方,而在于说服观众。宋丹丹没有明白这一点,所以在节目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看的表现。
这一期辩题是:“奇葩星球要推出前任点评APP,你支持吗?”观众立场明显偏向某一方,25:75的比例让反方只有四分之一的观众可以争取,这对于辩论来说很难打。
对于马东或《奇葩说》的工作人员,我想提个建议:任何辩题都应该在大街上随机选人持方,比例最好五五开,最多四六开。初始持方差距过大的题目,不应该拿来当辩题。
接下来谈谈几位辩手的表现。
正方三位辩手康菁菁和大王表现平平,仅仅是完成了背稿的任务。陈铭似乎给他们一种心理暗示:随便说,他都能兜着。这可能导致他们不动脑筋,全程像普通观众一样,只顾着看热闹,开杠环节毫无输出!
淘汰赛中,一名王者带两名青铜的模式并不公平,对另一方极为不利。建议以后淘汰者不定持方,根据全场票选分数最低的进行淘汰。
与康菁菁和大王相比,反方三位辩手简直如天使般出色。尤其是Shary,无论是从输出观点的密度、金句的频率还是临场反应来看,她都表现得比上一场的张踩玲更出色。尽管拿到了76票却还是被淘汰了,这并非是她本人的问题,而是赛制的问题。
冉高鸣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有点像肖骁,但比肖骁更纯粹。希望他能够走得更远。梁秋阳这一季开始就让我印象深刻,他不仅擅长讲道理,还更接地气。从论点和表现来看,这一场他和陈铭不相上下。但在导师下场的自由辩论环节,由于导师们表达欲太强,抢占了风头,导致陈铭看起来比秋阳更抢眼。
马东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似乎有些不妥,还没锁票甚至结辩就让导师下场。这不仅不公平,还导致台上虽然一统江山,但实际上对反方辩手产生了反效果。例如梁秋阳在讨论“爱情是我们唯一不要追求效率的事情”时,场上的氛围被宋丹丹等人的各抒己见所稀释,冲淡了他原本想要表达的观点。
关于那道辩题“奇葩星球要推出前任点评APP,你支持吗?”我坚决站在反方。我认为这个APP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会带来无穷的危害。即使假设这是一个健全的实名制软件,也不能作为支持它的理由。存在即合理、有人想看的软件就该被开发等观点并不能成立。科技并不一定要迎合人性的阴暗面。这个APP也可能被恶意利用,比如有人为了得到好评而伪装自己,或者有人为了迎合对方而刻意改变自己。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我认为这个APP不应该被推出。
最后想说的是淘汰机制问题。全场得76票的选手被淘汰了,而35票的选手却留下来了。这让人非常不解。希望马东能够把淘汰机制改成全场末尾淘汰制,不能让划水的留下,让表现出色的离开。这样才是真正的公平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