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勺之年 知非之年
舞勺年华指的是男子在十三至十六岁的青春时期。在这个年龄段,男孩子开始接触和学习舞句这种古代宫廷雅乐舞蹈,舞勺便是他们这一学习阶段的标志。据《礼记·内则》记载,十三岁的男孩子要开始学习音乐和舞蹈,诵读诗歌,学习舞勺。到了十五岁,他们开始学习射箭和驾车等技能。到了二十岁举行冠礼后,就可以步入成年,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孔颖达对此解释道,舞勺之年的男子刚开始学习文舞。在古代,舞象之年是用来指代十五岁至二十岁的成童阶段。这个阶段的男子开始学习武舞,即用千戈等武器进行的舞蹈。舞象也被视为男子成年的标志之一。
及笄之年则是指女子在十五岁时已到了适婚年龄。在古代,女子到了这个年龄需要将头发绾起来,并插上簪子表示成年。这个过程称为及笄,也称为笄年。《旧唐书·后妃传下》中记载了一个例子,父亲开始教女儿学习经义和诗文,还没到及笄之年就能写作诗文了。赵彦端在词中赞子的青春美丽,就像被谪降到人间的仙子一样。在古代文学中,许多作品都用及笄来代表女子的成年和美好。
弱冠之年是男子二十岁的代称。在这个年龄阶段,男子需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但是此时身体尚未完全成熟,所以称为弱冠。《礼记》中记载了男子在二十岁时要举行弱冠礼。贾生在这个年纪就已经进入担任了。
花信年华是指女子二十四岁时正值年轻貌美之际。这个年龄的女子已经褪去稚气逐渐成熟如花蕾绽放一般美丽。花信一词起源于古人以五天为一候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对应着不同的花期。清始将这一称谓用于形容青年男女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华。宋代诗人范成大在诗中就有花信年华的描绘,形容女孩子如花般绽放的青春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