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加减口算速算方法


教导孩子学习加减法是一个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建议家长们利用实际物品辅助孩子真正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有以下几种寓教于乐的方法:

1. 楼梯法:

带孩子走楼梯时,可以让孩子通过数阶梯来学习加减法。上楼梯时,我们从1数到10,例如有10个阶梯:1,2,3,4,5,6,7,8,9,10。下楼梯时,则从10倒数到1,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数字的高低变化,对数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2. 游戏棒法:

购买小棒游戏道具,通过小棒的数量来教孩子学习加减法。拿出一定数量的小棒,拿走一部分,让孩子数剩余的小棒数量。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能让孩子轻松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3. 糖豆激励法:

小孩子一般都喜欢吃糖果。为了激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早上吃1粒糖豆,中午吃2粒,晚上再问孩子总共吃了多少粒。答对的孩子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这种方式能让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

还可以使用贴贴纸作为奖励。比如,孩子完成某项任务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贴贴纸。晚上,家长可以询问孩子今天获得了多少贴贴纸,有时候还可以扣除一些贴贴纸来教孩子学习减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

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内容。我认为不应仅依赖小棒或手指头进行计算,而应注重教授孩子加减法的概念。

我主要使用分成法来教孩子。按顺序写出2、3、4、5、6、7、8、9的分成,然后让孩子背诵。接着,让孩子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分成左边的数逐渐增大,右边的数逐渐减小。然后,以比赛或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例如家长快速说出某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让孩子快速回答。强调进位的问题,这样孩子就能逐渐掌握100以内的计算。

为了提高孩子的运算速度,还可以亲子口算竞赛,并给予获胜者奖励。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妨故意输给孩子,让孩子在运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是我经过多次实践的方法,效果良好,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