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无华什么意思解释
问:“欸乃”二字在古琴曲中如何发音?
答:“欸乃”的发音在琴曲中历来存在争议。《康熙字典》对“欸”字有详尽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在古琴音乐中,这两个字被读作ao、ai音(音同“袄霭”)。
问:关于古琴演奏的十戒与十善具体是什么?
答:宋代著名琴家田紫芝在《太古遗音》一书中记载了弹琴时的十戒与十善。十戒分别是:
1. 头部位置要正。
2. 坐姿要端正。
3. 表情要严肃。
4. 双脚对齐。
5. 耳朵不能随意倾听其他声音。
6. 目光不能斜视。
7. 手指要清洁。
8. 指头要坚硬有力。
9. 音调知识必须掌握。
10. 曲终时要完整结束。
而弹琴的十善则是:
1. 淡雅合古。
2. 取音中规中矩。
3. 轻柔而不浮泛。
4. 重音而不粗犷。
5. 拘谨而有权变。
6. 逸趣自然。
7. 用力不觉强烈。
8. 纵情自如。
9. 缓慢而不间断。
10. 急速而不紊乱。
问:古人说的“按令入木”怎样理解?
答:“按令入木”是一种文学上的夸张说法,形容弹琴时左手按弦需要有一定的力度。取音时,按弦要坚劲有力;在走手音时,用力需平稳实在。左手按弦有力,取音就会坚实,音韵也会更持久。
问:怎样理解古人说的“弹欲断弦”?
答:“弹欲断弦”同样是文学上的夸张描述,并非让我们弹出大声响或追求听觉冲击。出音时要刚健有力,如钟声磬声,音色要清越、饱满。
问:“按令入木”、“弹欲断弦”,但又要求“用力而不觉”,如何做到这些?除了勤练之外,还需要在琴外下功夫,正如《太古遗音·弹琴要则》所言,左手右手的技巧要相互配合,指法干净利落。“用力而不觉”是指力量发自内心,要恰到好处,不使蛮力。怎样才能做到?除了勤奋练习,更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提升。问:常听说弹琴不能“繁声”,这是什么意思?答:“繁声”指的是弹琴时追求复杂多变的声效和刺激听觉的弹法,这在古琴弹奏中并不被推崇。古琴的音色讲究平和雅正,体态要自然大方。“繁声”正是弹琴的大忌问:为什么我弹奏某些指法时弹出的音不响?答:古琴的指法中有轻重虚实的分别,像勾、剔、擘、托等为重音实音,而奄、虚进复、跪指带起等为轻音虚音,这是正常的强弱对比,所以声音较弱,若弹得很响则反而不对问:什么是“无本色韵”?答:“无本色韵”是指弹琴时缺乏琴本身应有的韵味,过于追求其他乐器的声音而忽略了琴的本质美在于中正平和问:如何解释“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正人心也”?答:这句话出自汉班固的《通》,琴被视为一种能修正和规范自身的乐器,“禁”字在这里是修正和规范的意思,“淫”字指过度,“邪”字指偏颇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琴能禁止过度和偏颇达到中和的境界问:“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何解释?答: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大音是音乐的极致表现而希声是听不到的天籁之音这些自然之音人们往往充耳不闻就像鱼在水中忘记了水的存在一样人在大音中也便不闻大音了故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形容广大无边的境界没有具体的形象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各家对其都有精辟的解释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万物发出的声响也是一种意义上的音乐添加新的解释便是将大音视为一种道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音乐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