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十大酱香酒厂前十名2023年
茅台镇,酱香酒企的必争之地
走进茅台镇,空气中弥漫的湿润、香甜的酒糟味和忙碌的品酒氛围,让人立刻感受到这里与酒的不解之缘。这个常住人口约6.3万的小镇(根据仁怀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一切似乎都与白酒息息相关。
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赤水河疏浚工程完工,川盐入黔,茅台镇所产的白酒开始走向世界。数百年的酿酒历史不仅带来了人们对茅台镇的普遍认可,还让酿酒最为重要的微生物得以在此安家落户,成为茅台镇的“酱香密码”。
茅台镇的酿酒历史和环境为其孕育了独特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参与整个酱香大曲白酒发酵过程,虽然只占白酒物质的2%,但却是决定白酒,尤其是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可以说,没有这些微生物,就没有茅台镇的酱香酒。
即便在茅台镇,酿酒也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新酒的生产需要整整一年时间,经过所谓的“12987”酿造工艺,即一年周期、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才能见到酱酒的雏形。这还只是开始,新酒需要经过装坛陈化数年,最终通过勾调师傅的巧手,才能成为一款真正的酱香白酒。
茅台镇的土地、气候、微生物和环境,都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些被世界熟知的烈酒品类往往对应特定的产区,但茅台镇的酱香酒却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风味,成为世界闻名的白酒代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茅台镇的酱香酒文化,有人带上原班人马远走他乡,希望在别处复刻茅台镇酱香;有人进一步扩大用地,一方面遵从传统,一方面不断提升效率;还有人开始引入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希望在提高产能的把酿酒弄明白,让酒喝起来更明白。
国台酒业,作为茅台镇的酿酒企业之一,率先尝试智能酿造、数字酿造。他们通过智能酿造车间、数字化评价标准、感官+可量化数据双重评价模式等手段,将传统的酿酒工艺细化为具体的工序和环节,并建立了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酒的质量稳定性和口感一致性。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平衡人、技术和微生物的关系,是国台酒业一直致力于探索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智能手段改善劳动强度,降低从业门槛,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和从事白酒生产。他们也意识到数字化是白酒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要把酿酒大师的经验上升到科学,把关键的数据点变成数据。
这一切的努力和探索,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茅台镇的酱香酒文化。当我们品味着一瓶优秀的酱香白酒时,我们品味的不只是酒,更是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茅台镇的独特酱香味,是时间、环境、微生物和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