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in什么意思啊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款经典的双向电平转换电路设计。对应的电路图如下。
这款电路的核心是一个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它的开关特性与NPN三极管类似。当输入为低电平“L”时,场效应管VT1处于关闭状态,如同一个断开的开关;而当输入为高电平“H”时,VT1则处于导通状态,就像一个闭合的开关。
关于场效应管在电平转换应用中的选型参数,尤其要注意栅-源电压(VGS)。VGS的值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某款场效应管的电气参数表明,VGS应不小于1.4V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但为了确保稳定性,建议其值应不小于2.5V。为了避免击穿绝缘层导致场效应管损坏,VGS的绝对值不应超过12V。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双向电平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首先考虑从左至右的电平转换(即从3.3V转为5V)。当左侧的D0输入高电平时,由于VGS为零,VT1不导通,因此右侧的D1通过电阻R2被上拉至5V的高电平状态。而当D0输入低电平时,VGS为3.3V,VT1导通,此时D1被拉至与D0相同的低电平状态。
再来看从右至左的电平转换(即从5V转为3.3V)的工作原理。假设左侧的D0原本处于高电平状态。当右侧的D1输入高电平时,由于VGS为零,VT1不导通,因此左侧的D0通过电阻R1被上拉至3.3V的高电平状态。这个转换过程需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初始时,由于D0已为高电平,VT1不导通。但由于场效应管的寄生二极管作用,D0会被下拉至一个比D1低约一个二极管压降(这里暂定为0.7V)的电压水平。接着,此时的VGS(即3.3V减去0.7V)大于场效应管的栅极阈值电压,VT1导通,于是D0的电平进一步降低,几乎与D1保持一致。
关于为何在5V转3.3V的过程中需要假定D0为高电平的问题,这是因为这种电平转换电路通常应用于开集(Open Collector, OC)或开漏(Open Drain, OD)结构输出的双向信号线。在这种结构中,收发双方只有灌电流能力而没有拉电流能力,它们就像是与公共地连接的开关。输入的高电平都是由电源通过上拉电阻提供的。在诸如I2C总线等应用中,高电平通常代表空闲状态。如果收发双方采用推挽驱动(Push-Pull)结构方式,可能会损坏收发芯片,因为这种结构会在电源和公共地之间形成低阻路径。关于开漏、开集、推挽以及电流灌拉等详细知识可以在《三极管应用分析精粹:从单管放大到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一书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