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念


春节将至,年味浓烈,贴对联啦!

又是一年一度喜气洋洋贴春联的日子!这个传统习俗如何演绎?春联到底该怎么贴?如何区分上下联?让我们一起探讨一番。

说到春联,不得不提我们祖先独特的语言魅力。你见过只用一个字组成的春联吗?“行行行行行行行”“长长长长长长长”。这类春联乍一看可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细品其中的读音变化,你会发现其背后深刻的含义。如“行行行行行行行”,意思是各行各业都畅通无阻。这种由一个字组成、读音却各异的春联,也被称为“同字异音联”,体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

那么,春联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其实,早在周代,人们就有在大门上悬挂长方形桃木板的习俗,上面书写“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以辟邪驱鬼。这种桃木板便是“桃符”的雏形。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君孟昶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春联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随后,桃符逐渐演变为纸张,称为“春贴纸”或“春联”。到了明代,春联的名称正式确立,开始在民间普及,“贴春联”成为人过年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

在贴春联的过程中,很多人会犯迷糊,不知道如何区分上下联。其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看最后一个字的音调。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第三声、第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第一声、第二声)。如果仍无法区分,可以注意上联读起来通常比较“沉”,下联读起来则比较“扬”。

传统的贴法是面对大门时,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这是因为在古代,书写顺序是从右往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书写习惯变为从左往右。根据横批的文字方向,也可以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在贴春联前,一定要记得检查顺序哦!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有趣的春联吧!在古籍中,有许多经典春联值得一读。“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这句明代《状元图考》中的春联,寓意着祝福家庭和谐、幸福满溢。“亿万人增亿万寿,泰平岁值泰平春”,“向阳之地春先到,积善之家庆有余”等春联也蕴美好的寓意。

不仅如此,化学版春联也备受瞩目。如上联的“Ag Zn Na F Ga Hf Mg”(银锌钠氟镓铪镁)谐音为“迎新纳福家和美”,下联的“Re Sg Tc Au As Sc Ti”(铼锝金砷钪钛)谐音为“来喜得金身康泰”,横批的“F cl CHO CHO”(氟氯醛醛)意为“福禄双全”。这些化学元素组成的春联充满了创意与趣味。

让我们在这个喜庆的时刻,一起贴上寓意美好的春联,迎接新的一年吧!